推翻武周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武周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有唐起始,科举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国立朝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
唐朝立国近百年来,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
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读书人中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暴雨倾泻,时有轰隆隆的雷声响起,闪电划破长空。午时,或许是天不亮就起床至贡院,一番经历过后,放下了紧张之后,吃饱喝足,人的精神松懈下来,整个人就疲惫不堪,躺下就睡着了。
此时已是入夜时分,有一群官吏带着兵丁在贡院考场中来回巡视,待至丁字号考巷,来到张继考房前时,见一人在考房里呼呼大睡。
一旁随着此次礼部尚书马周在贡院巡视的官吏都是心道,外面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此人竟呼呼大睡不觉,难道这人是个傻子不成。
在一旁竖立听见上官话语的兵丁就要上前去想要将张继叫醒,马周却摆了摆手,笑着对属僚道:“宠辱不惊,不动如山,此人倒是个做官的好材料,呵呵,遇到大事,真有静气啊。”
“不要叫醒他了,让他睡吧!此人不错,呵,哈,哈哈。”
“也是。”众人都是跟着上官笑着称是,做官最要紧的是要有眼色,当下会试主考官马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