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宛然,此不可忘不可遣。善去识者,变识为智。变识为智之说,汝知之乎?曰:想如思鬼,心栗思盗,心怖曰识。如认黍为稷,认玉为石者,浮游罔象,无所底止。譬睹奇物,生奇物想,生奇物识。此想此识,根不在我。譬如今日,今日而已,至于来日想识殊未可卜,及至来日,纷纷想识,皆缘有生,曰想曰识。
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胸中之天地万物亦然。知此说者,外不见物,内不见情。
妖妖认为:“这段话不知道从哪里抄来的。引入“想”和“识”的概念来说明“外不见物,内不见情”。
曰:物生于土,终变于土,事生于意,终变于意。①
知夫惟意,则俄是之,俄非之,俄善之,俄恶之。②
意有变,心无变,意有觉,心无觉。③
惟一我心,则意者,尘往来尔,事者,欻起灭尔。吾心有大常者存。④
曰:情生于心,心生于性。情波也,心流也,性水也。来干我者,如石火顷,以性受之,则心不生物浮浮然。⑤
讲“心”,“意”,“性”三者关系,来说明“心不生物”。
曰:贤愚真伪,有识者,有不识者。彼虽有贤愚,彼虽有真伪,而谓之贤愚真伪者,系我之识。知夫皆识所成,故虽真者,亦伪之。①
①这句话讲“贤愚真假”都是“识”引起,“识”由心生,所以把这句话归类到这章。
曰:心感物,不生心生情,物交心,不生物生识。物尚非真;何况于识;识尚非真,何况于情。①
而彼妄人,于至无中,执以为有;于至变中,执以为常。②
一情认之,积为万情;万情认之,积为万物。③
物来无穷,我心有际,故我之良心受制于情,我之本情受制于物。④
可使之去,可使之来,而彼去来,初不在我。造化役之,固无休息。⑤
殊不知天地虽大,能役有形,而不能役无形;阴阳虽妙,能役有气,而不能役无气。⑥
心之所之,则气从之,气之所之,则形应之。⑦
犹如太虚于一碗中变成万物,而彼一碗不名太虚。⑧
我之一心,能变为气,能变为形,而我之心无气无形。知夫我之一心无气无形,则天地阴阳不能役之。⑨
妖妖认为:“这段话与修炼有关系,要仔细研读。此段话没有生僻字,句式也平常,容易懂,就不做注释,只说明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