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先生心急,采回家的茶叶从不放着过夜,他总是连夜把茶叶全部炒好,有时候甚至是通宵达旦炒茶。
他炒茶多是土法子,讲的是实用,大锅土灶,炒茶正合适,青叶往大锅里一倒,他便忙碌起来。
刚开始火不能太大,青叶下锅后,祁先生就开始用手不停翻覆茶叶,让其均匀受热,茶叶慢慢就变得柔软,然后开始变色打卷儿,适当的时候,他会让妻子把火加大一点,眼看着打成卷儿的茶叶越来越小,最后缩成一团,茶叶的香味也由淡变浓,但祁先生依然还在不停地翻炒,直到炒好的茶叶起锅为止。
所有的茶叶都炒好了,茶叶全部摊开,放到簸箕里,整体颜色偏褐,等完全冷却后,祁先生的妻子就会拿来一个暗红色的陶瓷罐将新茶装好,放到火陇屋的窗台上,这就是祁先生家人平时喝的茶叶了。然后他的妻子把剩下的茶叶全部装进一个大袋子里面,扎紧袋口挂在堂屋的楼板上,这就是一家人一年的用茶了。
当然,这些茶叶很多时候也是要用来待客的,这是山里人待客必备的礼节。
“无水不可以论茶”。
祁玉先生常跟农天一讲解茶史典籍。他说:自明代以后,朱元璋的一句“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使得茶叶的饮用方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煎茶点茶改为了泡茶,对水质的要求也变得更为严苛。
许次纾《茶疏》中便说道“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以论茶”。也正是从这时开始,各类茶书里关于雪水的论述多了起来。与之而来的就出现了“灵水”、“天泉”的说法。
这时,祁先生跟农天一讲起雪水泡茶:先是田艺蘅的《煮泉小品》,他将露、雨、雪等天上下的水归为“灵水”,即“上天自降之泽”。他还特别提到:“雪者,天地之积寒也。《汜胜书》:‘雪为五谷之精’。”他认为雪水对五谷有利,所以特别适合泡茶。
不明白为何陆羽把雪水列为末品。他当然不明白,因为陆羽压根儿没提到过雪水。
随后是屠隆的《茶笺》,论及“天泉”:“秋水为上,梅水次之。……雪为五谷之精,取义煎茶,幽人清况。”他把雨水、雪水都归为“天泉”,还特别说明了不同季节雨水的品质不同。
农天一听后说道:这两人都把雪水泡茶的地位提到了极致,胜过了山泉水。有意思的是,有人把雪水捧为灵水、天泉,至高无上,但也有人把雪水贬到谷底。
那时候小,农天一不爱喝茶,总觉得闻着香,喝起来却又涩又苦,起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