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一叶黄金 > 第八十七章 陆羽著《茶经》(下)

第八十七章 陆羽著《茶经》(下)(2 / 1)

陆羽生活的年代正是“安史之乱”前后,中国文化史上儒、释、道三家并行,南方则儒禅汇流。

陆羽初到江南,结识了时任无锡县尉的皇甫冉,皇甫冉是状元出身,当世名士,为陆羽的茶事活动提供了许多帮助。但对陆羽茶事活动帮助最大而且情谊最深的还是诗僧皎然。

皎然俗姓谢,是南朝谢灵运的十世孙。皎陆相识之后,竟能结为忘年之交,结谊凡四十余年,直至相继去世,其情谊经《唐才子传》的铺排渲染,为后人所深深钦佩。皎然长年隐居湖州杼山妙喜寺,但“隐心不隐迹”,与当时的名僧高士、权贵显要有着广泛的联系,这自然拓展了陆羽的交友范围和视野。

陆羽在妙喜寺内居住多年,收集整理茶事资料,后又是在皎然的帮助下,“结庐苕溪之滨,闭门对书”,开始了《茶经》的写作。

陈师道在《茶经序》里这样写道:“夫茶之着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上自宫省,下迨邑里,外及戎夷蛮狄,宾祀燕享,预陈于前。山泽以成市,商贾以起家,又有功于人者也。”也就是说,陆羽是天下第一个写茶书的人,对茶事人事功不可没。

自从火门山上下来之后,陆羽便心无旁骛,一路考察茶事,辗转来到江南的湖州,当时年仅二十四岁,从此定居于此,起早贪黑,跋山涉水,以茶民为友,以茶叶为伴,用大量的实地考察资料充实《茶经》的写作。

在《茶经》中,陆羽共设计了二十四种茶器。在第四章节中他具体讲到茶器,如碗、风炉、火夹等。陆羽认为碗作为喝茶用具,越州出产的碗最好,鼎州和婺州的碗差一些。喝茶的器具对于专业喝茶人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不同的茶具泡制出来的茶味会有不同,有时候质地高档的茶具,不一定会泡制出香气怡人的茶水。意即茶叶和茶具有着密切的关联,物器之间相辅相成,互相衬托。

陆羽认为,茶具不外乎风炉、茶釜、纸囊、木碾、茶碗等二十四种,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烹茶器具。为什么有的人家茶叶好,却泡制不出美味诱人的茶水?其中一个原因在于茶具使用不当。同时他还介绍了这些器具在烹茶方面的使用方法。从而开创了茶艺、茶道的先河。

不得不提《陆羽烹茶图》了,它是元代画家赵原的作品。史书对赵原的记载不详,只知道赵原在明太祖年间担任中书令一职,擅长山水画,在画竹子和石头上有很高的造诣,当时在平江一带颇有名声。

《陆羽烹茶图》现在被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其画长七十八厘米,高为二十七厘米。画作描绘了诸多山峰,山峦叠嶂,连绵起伏,给人一种悠远旷达的意境。只见画中铺开辽阔清澈的水面,在溪水旁立一亭阁,为茅草搭建,树木与之相依。陆羽则置身于草阁之中,身旁有一位烹茶童子正在为他生火烹茶。

通过这幅画卷,可了解到陆羽正在闭门著画,不愿过纷纷扰扰的生活。所以,陆羽一生喜爱四处游历,不为功名利禄所牵绊。这幅画卷正是他晚期生活的真实写照。

陆羽写完《茶经》之后,名声大噪。慕名前来与陆羽探讨茶道文化的人趋之如骛,陆羽决心过隐居生活,写一写茶著作,偶尔和友人在一起谈论文化,日子过得闲适而充实。

陆羽晚年在江浙生活,思乡心切的他曾写诗曰: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竟陵,意谓“陵之竟”,山走完了。

早年的陆羽就生活在竟陵的西江边上。陆羽在湖北天门的旧迹很多,古雁桥、文学泉、西塔寺……此外,城北佛祖山也有陆羽求学旧迹,游历峡江考察茶事后,陆羽曾再度回竟陵东岗结庐。安史之乱后,他“行哭涕泗”,忍痛离开,南逃避乱,从此再也没有回过生他养他的故乡。

世界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提出,茶叶是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英国学者艾伦•麦克法兰在专著《绿金:茶叶帝国》一书中更是提出,工业革命首先出现在英国,与茶叶有关。因为有了茶,英国工人甚至连沉闷、辛劳、艰苦都成为可以忍受的事情。

一杯茶里,有闲情雅兴、经济变革,也有辛劳的人对艰困人生的对峙和超脱,无关乎中外。

陆羽的时代,是讲究煮茶的。之后,出现点茶和泡茶法。现在煮茶倒渐渐没落了。不过,轻啜一口西江水泡出来的天门绿茶,味淡,却也隽永。这也是对茶圣陆羽最好的怀念。

后人将陆羽“御前煎茶”以戏曲文艺的形式搬上舞台,其场景就是再现茶圣陆羽在皇宫为皇帝亲自煎茶的场景,表现了“备器、选水、取火、候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酌茶”的“陆羽煎茶法”和“天子尝茶,龙心大悦”的全过程。

茶由“礼”而生,将泡茶的过程上升为“礼”,体现出茶的内涵和精髓。茶道是儒家文化的一部分,博大精深,而中国茶艺本含“茶道”之精神,怎可舍弃?

一代茶圣陆羽游历峡江考察茶事曾来到荆山深处,他被这里的奇峰涧谷、叠岚芳草所折服。

他在《茶经》中写道:山南(1):以峡州上,(原注:峡州生远安、宜都、夷陵三县山谷(3)。)襄州、荆州次,衡州下,金州、梁州又下。

天鹿禅寺就坐落于峡州境内,其地理得天独厚,占据两大宝地,即佛教圣地与绝品黄茶生产地。山因鹿名,茶随寺传,名山名寺名茶,天设地造,一脉相承。

寺院禅茶的种植起源,相传在建寺之初,有一僧在寺边发现一株茶树,采后品尝,馨香浓郁,回味无穷,惊呼神茶!顿时寺院传开,僧徒纷纷种植,当地群众也竞相引种。后来,又在寺后的岩坡上发现三株罕见的白茶树,色白芽壮,品质超群,因此又有“白茶禅味”的美名。

有人问及茶艾,僧言:土人采伐,鲜有存者。

至清朝乾隆年间,禅茶被选为“贡品”,乾隆皇帝饮后,顿觉清香满口,精神倍增,夜寝难眠,龙颜大悦,御名禅茶为“好淫茶”。

所以陆羽早在《茶经》中就有荆山产茶的历史记载。到了清光绪九年,临济正宗四十五世僧人金田云游此寺讲经,品饮禅茶,赋诗云:

山精石液品超群,一种馨香满面熏。

不但清心明目好,参禅能伏睡魔军。

最新小说: 穿遇仙之绝世好师父 法医狂妃:王爷,不可以 嫡荣 混个神仙当当 千重引 妖孽毒妃 弱女修仙记 月明天下 玉兰归 庶女为妃之世子爷请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