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有效层的厚度和有效光吸收范围受到限制。”
“这项工作中,我们在半经验模型分析的指导下,利用有机光伏材料的多样性,和易于调控的能级结构,使用叠层电池策略克服了这些问题。”
“最终,我们在二终端法双结有机光伏器件中,实现了【16%】的创纪录的光电转换效率。”
摘要部分比较简洁,接下来的引言部分,许秋同样精炼了语言,分为两段进行背景介绍。
其中,第一段主要是针对有机光伏领域现状的描述。
许秋首先吹了一波:“有机光伏器件因为其低成本、灵活性高,以及可大面积印刷生产等优点,被认为是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一个非常有希望的选择。(1,2)”
这里他引用了两篇文献,一篇是发表在Prog.Polym.Sci.(化学类综述,一区顶刊,影响因子20+)上的综述文章,另一篇是发表在《科学》上的短评文章。
一般能登上《科学》文章的参考文献,基本上也都是《科学》、《自然》、《自然》大子刊这个级别的文献,最差也得是和AM同等级别的文献。
通常《科学》、《自然》、《自然》大子刊的占比,会达到参考文献总数的50%之多。
这也算是文献引用时的潜规则:
投什么档次的期刊,就倾向于引用与之档次相当的同类期刊的文献。
背后的原因,是编辑对于引用同名期刊的文章更有好感。
比如你投AM,里面40篇参考文献中有10篇AM,10篇AEM、AFM,那编辑绝对非常的开心,文章被通过的概率就稍微高一些。
因为有的期刊编辑会有类似KPI的业绩要求,需要影响因子每年提升多少多少。
尤其是对于新刊来说,前期的影响因子至关重要。
前期的影响因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本新刊的未来,如果新刊第一年只有2、3的影响因子,想要冲上10,达到一区期刊,基本上不用想了。
即使对于一些没有没有硬性业绩要求的期刊来说,他们的编辑总还是希望自己期刊的影响因子能够越来越高。
当然,这种引用文献的潜规则,只是一种倾向,在实际撰写文章的时候,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具体定夺。
比如,这篇《科学》工作中要用到IDIC-M这种材料,那肯定就要引用对应的文献,哪怕对应的文献是一篇二区甚至三区的文献,那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