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字体:[]

93.最佳拍档(1 / 1)

朱由校见众人对赐座一事迟疑不安,心里暗觉好笑,缓缓说道:

“朕少时便被神宗立为皇长孙,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出阁读书,以至于圣人的教化知之甚少,唐诗宋词更是一窍不通。不过朕倒是对有明一代的几首诗记忆深刻,第一首是英宗年间于太保作的《石灰吟》,其中‘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堪称于太保一生的真实写照。

第二首乃世宗年间戚少保写的《马上作》,诸位爱卿都知道他十七岁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年轻时在浙、闽一带平息倭寇,后来又前往北方抗击鞑虏,一生南征北战,将满腔的热血洒在神州大地。‘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这首诗词藻朴实自然,朗朗上口,戚少保忠于大明,热爱人民的高尚品格让朕钦佩。

至于第三首便是沈大人的一首七律,不知哪位爱卿可以告知朕?”

沈有容听小皇帝将自己与于谦、戚继光相提并论,知道此事非同小可,急忙跪地说道:

“圣上错爱,将老臣与两位少保齐名,这让老臣诚惶诚恐。创作这首七律时臣还少不经事,难免有些书生意气,在辽东作战时曾立志要效仿龙城飞将驱逐鞑虏,如今想来过于荒唐浅薄,让圣上和诸位大人见笑了。”

朱由校见这个老头过于谨慎,心疼他一把老骨头还在舞枪弄棒的,走下丹墀单手将他扶到凳子上,继续说道:

“沈爱卿不必自谦,朕觉得最后那句‘把剑专从飞将后,壮心直欲扫妖凶’写的非常精彩。如今鞑虏和倭寇都已肃清,朕一要祭祀太庙,告慰列祖列宗;二要追封那些抵御外族入侵的先烈,重赏有功之人。”

于谦、戚继光都是明朝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朝野上下都对他们赞赏有加,前几年朱由校还特意进行追封,修建祠堂以便世人瞻仰,可谓流芳百世。如今他又将沈有容和二人放在一起比较,老谋深算的叶向高早已揣摩到圣意,猜想这是要重赏沈有容的节奏,于是迫不及待的走到丹墀前跪地说道:

“启奏陛下,沈大人乃万历七年应天府武试第四名,而后北上投军,先后在蓟辽、闽浙、登莱等边防或海防前哨任职,击败过蒙古诸部,赶走台湾的倭寇和澎湖的荷兰人,为我大明江山的安定立下汗马功劳。这次东征倭国,沈大人以七十岁高龄率领舰队在海上抗击倭寇,功不可没。”

此话出自礼部尚书之口,倒让朱由校洗脱了偏袒的嫌疑,朱由校冲叶向高略微点头,示意他退到一旁,然后正色说道:

“叶尚书的差事当的好哇,难得对沈爱卿的履历如此了解,可见你们私下互相推崇备至,这让朕心宽慰不少。不过你可能有所不知,沈大人回国后第一件事便是向内阁递交了辞呈,这让朕如失一条臂膀,内心有一万个舍不得。

朕原本还在犹豫当中,今日早朝见沈大人步履蹒跚,积劳成疾,终下定决心要忍痛割爱,让他衣锦还乡。传旨,封沈有容为武安侯,晋光禄大夫、右柱国,加封少保,另赏赐黄金两千两,白银三万两,特赐天子仪仗荣归故里。”

古往今来权倾朝野的能臣比比皆是,像曹操那样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仅此一人,但也只能享用九锡之仪,不敢僭越天子仪仗。沈有容一生为国为民,老来宏图大展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既然朱由校已经准许沈有容告老还乡,那么东瀛宣慰司的人选便只剩下熊文灿和侯峒曾。早朝散去后,朱由校将二人带至上书房,想单独听听他们对日本的打算。

熊文灿跟倭寇打了一辈子仗,内心刚硬,直言说道:

“陛下,倭寇并非我朝子民,很难使用大明礼仪来教化他们,所以臣以为大仗虽打完了,但是地方的治安仍需要军队维持。只要我们牢牢的控制九州岛和石见银山,二十万大军的粮饷便可安枕无忧,如此不但可以减轻朝廷的财政压力,而且还可以最大限度的削弱日本。此消彼长之下,不用二十年便可完成圣上制定的第三阶段的战略目标。”

朱由校知道熊文灿出于行伍,脾气自然火爆一些,不置可否的冲他点了点头,然后把目光投向侯峒曾。侯峒曾在浙江的几年一直打听关于倭寇的事情,视胡宗宪为楷模。此次他又是签订《马关条约》的钦差大臣,掌握的内情要比熊文灿细致,他见熊文灿过于倚重武力,立时提出相反的意见。

“熊将军言之有理,这也符合圣上以战养战的战略方针,不过下官以为炮弹尚在炮膛时的威力最大,滥用武力反而会适得其反。

东瀛宣慰司孤悬海外,周边倭寇环伺,若要长治久安就必须依靠当地那些亲华的百姓,以倭治倭。另外还要不断的进行人口迁徙,一方面将内地、朝鲜、台湾、吕宋、占城的百姓迁到九州,另一方面将倭人有步骤的迁到特林、雅库斯克、子卿、哈密,甚至是南疆的乌鲁木齐和库尔勒。”

对于侯峒曾的建议,朱由校内心为之一颤,暗想此人堪称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其实从落日行动确定的那天开始,内阁、军机处、司礼监就在商讨战后如何重建的问题。双向的人口迁徙是肉体消灭的既定策略,同时也会默许英、荷、葡、西的奴隶贩子们分一杯羹。

另外,要在东瀛宣慰司强制倭人与外来人口通婚,推行汉化教育,统一语言、文字和服饰,这属于精神消灭。

最后严禁在日本推广中原的农业技术和农作物,利用粮食来控制他们的人口增长,通过这种内外一起掏空的办法最大限度的尽快日本的灭亡。

侯峒曾要将倭人迁徙到漠北、北海、南疆的提议暗合朱由校的心意,当年美利坚人就是让印第安人西迁,然后在中途各种追杀,最后成为北美大陆的唯一主人。此时日本人口还有差不多二千万,直接挥起屠刀不太现实,将他们有步骤的迁出去然后慢慢磨死才是最佳的途径。

听完熊文灿和侯峒曾的建议,朱由校觉得两人一文一武倒可以成为最佳拍档,于是封熊文灿为骠骑将军,任东瀛宣慰司总兵,统领当地的驻防部队,维护岛内的治安。侯峒曾任宣慰使,主抓政务和经贸。李国助、杨天生等人为各州县的知府、县令,负责地方事务。另外,为防止他俩拥兵自重,石见银山由袁可立、戚报国率七万大军把持,具体账目交由司礼监指派的王承恩,直接对皇帝负责。海上的航运安全则由蒋德璟、甘辉,郑芝龙的华远贸易公司只保留商船,战舰全部挪至吕宋和苏门答腊。

需要说明的是王承恩就是那位陪同崇祯皇帝一起吊死在煤山的大太监,能做到这点说明他有高尚的气节,另外北京城被攻陷后,战死的太监有数千人,远比那些只顾屈膝投降,苟延残喘的东林党更让人钦佩。此时王承恩只有十四岁,本是曹化淳手下的一名侍僮,朱由校深知此人的禀性,对其一见如故,很快便成为司礼监的一名秉笔太监,让他负责石见银山,也足见朱由校的信任。

最新小说: 对垒 刺客小王妃 废后林翘 王爷追妻总耍诈 称帝 大唐:开局扮演天机神算 运河之韵 盛宠小仵作 我来做明帝 大君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