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村是一个小村子,村里头共四十多户人家,前前后后都认识。村里的大部分人都姓刘,也有说祖上是姓柳的,但是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庄稼人也没个族谱啥的,说是姓刘便是姓刘吧。
虽然姓一个姓的多,传说祖上都是一脉,但是兄弟分家两年生,何况这么多辈人了,互相之间却也没多大的亲戚关系。
这村子地理不好。八百里太行山,地势蜿蜒起伏如若龙盘虎踞,深山里道路匿藏,阡陌交通复杂得宛如迷阵一般。这柳树村便是坐落在这八百里太行之中一个芝麻大的小地方上。从这儿到最近的镇子上赶集,得是头一天半夜就开始打点行装置办干粮,摸着黑赶路,到第二天临近午时的时候,脚程快的能赶上这一班晚集。
这么多地方为什么不搬走呢?老话讲得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既然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自然是故土难离。况且,这柳树村没有地主,平整地方开出来的那些地,都是村民自己的,种多少,收多少,拿不拿出去卖,全凭自己的意思,不用交租子。
搬到外边去,什么事儿都是方便了,但是这些村民一不读书识字,二没有手艺傍身,到了外边无非也是脸朝黄土背朝天。没有自个儿的地,给人家去做佃户,那怎么比得上自己种地逍遥自在?
千般好处都有,但有一样,村里光棍太多。这么个穷乡僻壤的地方,自个儿村里的女孩都要往外嫁,人家外村的女孩都不愿意嫁过来。一来二去,守家待地的汉子越来越多,想怎么个办法的都有。有一些实在熬不住,去别家做了上门女婿,入赘别人家。还有一些呢,努力干活赚钱——也无非就是少吃一点儿,多卖点儿粮食——买一个媳妇儿回来。
姑娘家是赔钱货,终究是别人家的媳妇儿,能把女儿卖上一个好价钱,好多人乐不得!
话说这一日,这村子里头迎来了一顶轿子。四棱八柱,四个上身精壮的汉子抬着,头前里两个小孩,一个举着破了口儿的唢呐,另一个擎着一面破锣,一路上吹吹打打,虽说又漏风又走音,但还能听出来,是个喜庆的曲子。
这是在办喜事。这户人家应当是穷苦,要不然,不会找来两个这样的孩子当唢呐锣鼓师傅。但是穷人家有穷人家的活法,意思到了就对了,也不讲究那份排场,也就不去计较那么多了。
可说是办喜事,这大红的轿子上确实披着一张白幔子。摇摇晃晃的轿子一路走,透过那走音的曲子,隐约能听见轿子里女孩的哭声。新出嫁的,一夜之间要从黄花大闺女变成小媳妇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