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小人物 > 第一百二十三章 徐堂义遭冷遇

第一百二十三章 徐堂义遭冷遇(1 / 1)

钦差抚宁离开后,徐堂义就迫不急待的打开了马文升给他的信。.999wenxue.

马文升在信中除了表达对往事的回忆与惦念之情外,主要说了皇上建立此千户所初衷,是为了保护新建的城镇免受盗匪侵扰,保境安民。并告知户部下拔三千两银子作为建立此所的银两,土地、军户均由安东卫调济的情况。同时隐晦他的告诉他不要指望安东卫和朝廷能给他多大的帮助,其他的事情还要靠自己想办法解决云云。

其实说白了,马文升的意思就是朝廷给了你官职和兵员编制,银子只有三千两,土地、士兵只能去安东卫要,安东卫给不给他也不说,其他的只能靠你自己。

徐堂义看完这封信,心里已经凉了半截。他以前就是安东卫的百户,安东卫现在有多少土地、多少军户、实际有多少士兵他是非常清楚的。现在朝廷只给了一个千户所的编制,但土地、军户数量都没有增加,这种情况下去找安东卫的指挥胡瑾要地要人要装备,那比从老虎身上拔毛都难。至于户部的三千两银子,到了他手里被“漂没”的还剩多少就难说了。

何志远回到何家镇的家中时,已经抚宁来传旨的第二天下午了。刚才家中,徐堂义就来找他了。

徐堂义拿出马文升给他的信,何志远看过之后,笑呵呵的说道:“这么说来,朝廷只是徐伯父个官职,其他的事情要自己想办法了。”

“是啊,安东卫那边的情况我是知道的。不可能给土地和兵员。我听说现在士兵逃亡的更多了,满员近六千的兵额,恐怕现在连六成也没有。”徐堂义说道。

“这是好事啊,朝廷什么都不管,那我就自己招兵。现在我们不就可以合法的招兵,打造兵器了吗?”何志远高兴地反问道。

在明朝,一开始地方上军队确实都是卫所制,随着士兵逃亡越来越严重,卫所军官越来越腐败,卫所兵的战斗力越来越弱。到正统三年(即公元1438年)全国逃亡的官兵达到一百六十三万之多,兵力已经严重不足。这个时候就地方上为了维持卫所的正常运转和提高战阗力,一些卫所就开始招募丁壮,之后就有了募兵。

所谓募兵就是从民间招募自愿当兵的丁壮,这些人不再耕种,脱产后专门训练,已经成了职业军人,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但募兵朝廷是要发军饷的,明朝募兵的军饷非常低,一般一年只有七八两银子,高的最多也就十两银子。

但现在看来,这点军饷朝廷也不打算出,而是把球踢给了安东卫。如果安东卫不接这个球,那只能徐堂义自己想办法,没办法的话就只能当一个光杆司令。

何志远其实巴不得朝廷什么都不管。只要有了朝廷给的编制,他就可以合法的招兵练兵,制造火药,火器等等。自己手里有银子,这个千户所的兵权就在自己手里,徐堂义掌管的这个千户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自己的私兵。

“从这方面说确实是好事,但现在这个千户所连个驻军的场所都没有,如何招兵训练?”徐堂义说出了自己的

担扰。

“既然圣旨说是为了保境安民,又叫马亓山千户所,当然是要驻扎在马亓山附近。在咱们镇东南方向的山岭中,选一处开阔地带,建设一个要塞,当作这个千户所的驻地。至于土地的手续问题,我可以去找梁大人交涉。”何志远回答道。

“那我就静候贤侄的佳音了。”徐堂义高兴的说道。

“徐伯父,我觉得你还去一趟安东卫,拜见一下卫指挥使,虽说你这个官职是皇上下旨亲封的,但还是隶属安东卫,胡指挥使还是你的上官。顺便去问一下土地和兵员的事,万一能要来一点呢?”

“哎,我实在不想去那个伤心之地。不过于情于理还是非去不可。明天我带着几个人就去一趟吧。”徐堂义答道,他知道按官场规矩,这次拜见是必不可少的。

次日天刚亮,徐堂义就带着马五和儿子徐得田还有一个小旗的丁壮骑马往安东卫赶去。

安东卫位于海边,卫城距海边仅五里,始建于明朝洪武十七年,相传卫城是汤和亲自带兵所建。是明朝山东七卫之一,其位置位于山东半岛的最南端,也就是现在的日照岚山安东卫街道附近。其卫城周长五里,比当时的日照县城大好几倍,是日照地区最大的城镇。

明朝从编制上正式设立安东卫的时间是洪武三十一年。这一年,朱元璋为了更好地保护国人巩固海防,命令兵部在山东沿海正式设立了七个海防卫,呈北斗七星状,守护着山东半岛的安宁。这七个海防卫分别是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大嵩卫、鳌山卫、灵山卫、安东卫,都属于山东都指挥使司管辖。安东卫在最南边,属于北斗的勺柄之地,位置非常重要。所以,其他六卫兵力最多的只有三个所,而安东卫却下辖前后左右中五个所,兵力达六千多人。

安东卫设置以后,卫城内除了兵丁、官员及其官员家属外,再无其他居民。但卫城的领地却囊括周围十几里方圆。包括现在岚山头街道和安东卫街道,城内人口过万。除了卫城周边的领地外,还有朝廷拔给的屯田一千六百多顷,其中有一千三百多顷是在诸城县境内。耕种这些屯田的人员平时是农民,战时是士兵。等第一代士兵娶妻生子后,够年龄的壮丁继续去当兵,其他人继续耕种土地。这就是明朝的卫所兵。

但大明朝经过一百多年的和平时期,这些平时耕种的士兵一代代传承,时间长了就成了真正的农民,再加上卫所官员的腐败、剥削和土地兼并,卫所士兵的逃亡加剧,卫所兵的战力直线下降。

安东卫的第一任指挥使是明朝有名的大将胡海(并非朝赫赫有名的开国大将胡大海),胡海因为战功卓著而在洪武十七年被封为东川侯,食禄两千五百担,儿子世袭卫指挥。到弘治年间,已传四代,现任的世袭指挥使名为胡瑾。

从何家镇一路向东,到安东卫城大约有一百六十里,这一路几乎全是崎岖难行的山路,行进这的速度不是很快,所以徐堂义一行到安东卫城时,已是下午时光。

到了城内,找了一家客

栈安顿好,并没有马上去见指挥使胡瑾。因为按当地的民俗,拜访长官是不能在下午的,否则视为不敬。

卫署衙一般是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等各级官员办公的场所,指挥史很少到署衙去。一般的政务处理、官员接待都在府内。徐堂义在安东卫当差时他就知道这一规矩,所以徐堂义与徐得田、马五三人带着礼物就直接到了侯府拜见指挥使。

到了侯府门口,守门的卫兵见他们三人眼生,就直接拦了下来,傲慢地问:“站住!你们是干什么?”

马五赶紧上前说道:“这位是朝廷新任命的马亓山千户所的徐千户,今天特来拜见侯爷。”

“马亓山千户所?你们可是隶属安东卫?”卫兵反问道。

“朝廷文刚到,我们千户所正是隶属安东卫。”马五答道。

“有名贴吗?”

徐堂义刚接到圣旨才三天,哪有时间去印名贴,于是马五答道:“今天未曾带。”

“没有名贴,我怎么通报?”卫兵鄙夷地说。

徐堂义被这傲慢冷淡的卫兵激怒了,他上前说道:“你就告诉胡指挥使,就说十几年前在此当兵的徐堂义前来拜见!”

说完拿出兵部相关文给那卫兵,那卫兵总算还识几字,看到兵部文,觉得此事不假,便说了声“在这儿候着。”然后咣当一声关上大门回府禀报去了。

马五看着紧闭的大门对徐堂义说道:“徐队长,啊不,徐千户。都说相府门子七官,没想一个卫的指挥使的卫兵也这么大的谱。”

徐堂义笑道:“今天咱们能见到指挥使就不错了,这些小事就别和他们计较了。”

最终,徐堂义三人还是顺利进入侯府的客厅。

他们三人在客厅足足等了半个时辰,一个大约五十多岁的矮胖黑脸男人才走进客厅。虽说有十几年没有见过胡瑾,但他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

等他在主座上坐稳,徐堂义不情愿的上前行礼道:“马亓山千户所徐堂义拜见指挥使大人。”

然后呈上礼单,旁边的一个管家模样的男人接过礼单,递给胡瑾。胡瑾扫了一眼,放在桌上。然后冷淡地说道:“兵部的行文前些天我就收到了,你们所的相应文按朝廷规定去署衙办理即可。不必专门来此。”

“大人,马部堂来信说,我们所的土地和兵员由卫里调济。不知......”

“朝廷设立新千户所,却没有划拨土地给我,我如何调济?现在到处都缺丁壮,兵员更没办法调济。”

“大人,难不成我们所只有我一个光杆?”徐堂义急问道。

“这事你去找兵部吧,本侯没办法给你调济。要是兵部也没办法,你只能自己想办法了。”胡瑾冷淡的说道。

接着他又觉得这样做有些过了,又看在那份礼单的份上,就对徐堂义说:“看在你们所刚建立的份上,我拔给你一些军械吧。其他的只能你自己想法了。”

说完,胡瑾便端茶送客。

(本章完)

大明小人物

大明小人物

还在找"大明小人物"免费?

百度直接搜索:"易"很简单!

(=)

最新小说: 这个暴君,我养的!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 我在大唐是传奇 天空中一朵云 皇叔 大唐:女帝竟能偷听我心声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 隋唐:从突厥入侵开始 红楼:重生僵尸,我参军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