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小人物 > 第一百二十二章 人力问题

第一百二十二章 人力问题(1 / 1)

第二天一早,知州梁文盛、同知庄文宣等一众官员,还有何志远都来到驿馆,首先梁文盛将相关人员的口供呈给抚宁。..org并安排衙役将带来的各种礼打包装车。

这些礼大多数是送给皇上和张皇后的,真正送给抚宁的并不多。其实送多了他也不敢要,毕竟弘治皇帝对太监的管理非常严格。这些礼物中有一多半是何志远作坊里的新奇东西,比如香皂就有十多箱之多,大小镜子茶具更是十几套,还有两个望远镜是专门送给皇上皇后的。

与来时不同,这次抚宁一行除了多了两大车礼物外,还多了三辆囚车,车上当然是押着谢刚和他的两个手下。

送走抚宁离开后,梁文盛马上对何志远说道:“何公子,今天可有时间到州衙一叙,有些事情本官还要与你商量一下。”

昨晚发生了谢刚大闹群芳楼那一档子事,梁文盛有太多的疑问要问何志远。

何志远答应道:“好,今天正好我也有些事情与大人相商。”

来到州衙三堂,两人坐定后,梁文盛问何志远:“何公子昨晚是如何得到消息,提前到了群芳楼?”

梁文盛一直对这件事情纳闷,因为这事要是被抚公公带回皇上耳朵里,可能会影响到何志远的仕途,同时也会影响到他。现在他与何志远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两人已成为一个联盟,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他岂能不对此事上心?

短短几个时辰的时间,抚公公和梁文盛先后问起这个问题,让何志远也警惕起来。但他还是把昨晚说给抚宁的答案又重复了一遍。

梁文盛说道:“当今皇上后宫中只有张皇后,十几年来从来没有册封过一位嫔妃。可见皇上与皇后感情深厚,皇上是一位感情非常专一的仁厚勤政的圣君。他肯定也不喜欢他的臣子三妻四妾,用情不专。你现在小小年纪,又刚与周小姐订婚不久。要是让皇上知道你与群芳楼的姑娘来往过密,难免会对你的印象打上折扣。所以本官提醒你还是少与幽兰姑娘来往为好。”

何志远心中连连大呼冤枉,明明是你的儿子,啊不,是咱们的儿子(哎,这个说法怎么这么奇怪呢。)与幽兰姑娘来往过密,但这个锅却结结实实的扣在我的背上。心中不禁对梁月松说道你小子真是坑爹啊!

“梁大人误会我了,我与幽兰姑娘什么事情也没有,并非如你想像的那样。”何志远解释道,但他也知道这种事情越描越黑,解释还不如不解释。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儿子误会就好,至于皇上那里,也未必如梁大人说得那样严重。弘治皇帝的后宫确实只有张皇后一人,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皇帝用情专一的楷模。但他也是一位宽厚仁慈的君主,臣子的一些小的瑕疵他还是可以接受的。这一点史上是有记载的,所以何志远并没有往心里去。

“好了,这事就不再谈了。你如果真的喜欢

她,就给他赎身。那种地方还是不去的好,大明官员是严禁嫖&妓的。”梁文盛说道,接着他又把话题一转:“徐千户现在要去马亓山千户所任职,而我这里的巡检司的缺朝廷还没有给补上。何公子可还有合适的人选?”

自从梁文盛检阅了何家村的丁壮之后,他对新式士兵的新式训练方法就一直念念不忘。一心想着把巡检司也训练成这样的能战之兵。所以这次徐堂义的高升让他大失所望,好像到嘴的肥肉让别人抢走一样。

何志远当然理解梁文盛的心情,但他更希望徐堂义去当这个千户,因为这对他更有利。毕竟徐堂义一家与他们是最铁的,当然徐堂义官位升得再高也不会对他家有二心。

但除了徐堂义,再合适的人选还真不好找,除了徐堂义以外,其他丁壮都太年轻,要么就是太优秀,他舍不得让这些当兵的好苗子去巡检司。以后,这些丁壮就是他发展的根基,他是不可能白白拱手让给别人的。

想来想去,他觉得只有钱恒还算合适,于是他对梁文盛说道:“要说合适的人选还真有一个,他就是徐堂义的世侄钱恒。钱恒前些天才落上户籍,当年徐堂义与他的父亲都在安东卫,后来他们两家都逃亡了,钱恒的家人在逃亡中相继去世,只有当时年龄不大的钱恒四处流浪了这么多年,后来不知如何打听到徐堂义在何家镇,他就找来了。此人当过兵,身上有功夫,也在丁壮队训练过,正是你想找的合适人选。”

“太好了,如果他同意,我马上奏明朝廷,让他马上来巡检司任职,还是和上次一样,只需每月来州城应卯几次就可以。士兵的日常训练就由他来负责。”梁文盛听说后大喜,恨不得让他马上来任职。

“我觉得他会同意的,大人尽管写奏折就行。我代钱恒先谢谢梁大人!”

何志远心中颇为感慨,两个月前,还是盗匪,现在却又将成为巡检司的副巡检。真是造化弄人啊!

巡检司的副巡检的人选问题有了着落之后,梁文盛的心情也放松了下来。他想起好像何志远也有事情要和他商量,于是便就问:“何公子,今天有什么事情要和我商量?”

“是啊,现在何家镇的城镇建设已经开工,水泥的供应非常紧张。我在想咱们的水泥生产规模还是太小了,现在咱们州内的人力也出现短缺,在州内扩大规模人力问题难以解决。去外面设厂,运输又是问题。咱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何志远把自己的困扰说了出来。

梁文盛思索良久,没有好的主意。便问何志远:“依公子的意思,该如何解决?”

“最好的办法是吸引外地灾民或是普通百姓来我州工坊作工。”何志远其实早有这个想法,后世许多农民工去城市打工,促进了城市建设,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这是双赢的办法。

“这恐怕难以做到,我大明朝户

籍管理严格,百姓外出都要官府开具路引,没有路引哪里也去不了。而人口是各地赋税的重要依据,各地官府怎会放任百姓外出呢。”梁文盛摇头否定了何志远的提议。

“那外地灾民呢?”

“现在我大明总体来说风调雨顺,各地即使偶有灾民,本地也能赈济,不至于流落外地。”梁文盛又否定道。

外地的百姓到了不了这里,而水泥作坊因为运输问题却又不能设在外地,这看似成了一个死局。

何志远心中思索着解开这个死局的办法。突然他脑中一闪,想到了前世在国企工作时,每年有许多职业学院、中专技校推荐即将毕业的学生来企业实习,企业只需给很少的工资即可,然后再给学生所在学校一部分管理费。企业得到了便宜劳动力,学校也到一笔可观的收入。这种办法用在现在明朝一定也是可行的。

想到此他开口说道:“梁大人,学生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不知是否可行?”

“我就知道什么事情也难不倒你,快说说你的办法吧。”梁文盛笑呵呵的说道。

“其实各地官府不让百姓外出,根本原因是怕百姓去了外地,当地官府没有赋税收入。说白了是为了一个利字,如果我们让百姓来我州短期工作,而官府又能得利,我相信官府肯定愿意。”何志远对梁文盛说道。

“如何让当地官府得利?”

何志远笑着说道:“现在我们作坊的工人每月至少有三两银子的收入,如果我们给外地民工每月二两银子,另外一两银子给官府......”

何志远还没有说完,梁文盛便恍然大悟。连连说道:“本官明白了,此法甚妙!”

“此事有劳梁大人与周边各县交涉。”何志远说道。

“沂水县与我州最近,我明天就去沂水拜会凌知县,此事必能谈成。”梁文盛满口答应下来。

接着梁文盛又问:“何公子有没有算过此番需要多少水泥,还需要多少民工做多长时间?”

“现在何家镇刚开始建设,水泥越多越好,现在银两充足,我州七座水泥坊昼夜生产一年的产量也不够用,民工当然是越多越好,就是来五万民工也用得了。就怕周边县不会答应,只要他们答应,大人尽管敞开的要人。”何志远说道。

“不过,人太多了,我州内的住宿和粮食问题能否有保证?”梁文盛提醒道。

“住宿问题容易解决,只需先组织民工搭建简易民房即可。现在河道已经疏通,从南直隶运粮到此也不过七八天时间。粮食供应也不会有问题。即使冬天河道结冰不能通航,也不用担心。在入冬之前,从州城到沂州的水泥路即可建成,走旱路同样可以从南直隶运粮过来。”

“好,既然如此,本官就大胆的向周边各县协调,大量输入民夫。”梁文盛高兴的说道。

(本章完)

大明小人物

大明小人物

还在找"大明小人物"免费?

百度直接搜索:"易"很简单!

(=)

最新小说: 天空中一朵云 大唐:女帝竟能偷听我心声 隋唐:从突厥入侵开始 红楼:重生僵尸,我参军修行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皇叔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 这个暴君,我养的! 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 我在大唐是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