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殿的前方,放着一把高背椅和一张桌子,平时这里是皇帝的宝座,此时则变成了彦琮的讲法处。
皇帝早已让侍中高元海站在宝座旁,侍候彦琮。
彦琮走到讲座前,高元海连忙上前扶住彦琮,帮他上座。
这个宝座对彦琮来说,还有些高。
高元海已年过半百,须发飘动,彦琮却眉清目秀,年纪仅有十岁。
这种场面如果不是在弘法的讲席上,一定会引得众人哑然失笑。
彦琮坐在宝座上,面对下面黑压压的一片听众他毫无惧怕,神情自然,目光炯炯。
开始讲经了,他那童稚的声音在大殿里回响着。
听讲人仰头相望,为彦琮的学识所震动。
十六岁时,彦琮的父亲去世。
彦琮回家居丧。
他利用这段时间阅读经史子集等世典,和朝中的饱学之士相互来往。
周灭齐后,佛教衰落。
周武帝知道彦琮学识渊博,就把他请到宫内,和他谈论道家的玄理。
彦琮佛、道、儒三教俱通。
他给武帝讲的内容,很合武帝心思。
武帝封他对通道观学士。
彦琮此时虽然表面上与武帝论道教,可他在内心却依然奉佛典。
他在外面穿俗人的衣服,里面却是僧人的服装,并改名为彦琮。
周武帝大力宣扬道教,宣帝继承武帝的做法,大做道场,经常是通宵是通宵达旦地进行。
彦琮因为详知家典籍,被请来主持道场。
彦琮在谈论道教时,把佛法加进去讲授,使听众在不知不觉接受了佛法。
周武帝灭佛,慧远在大殿上直言驳斥,僧稠等人则远避他乡,以求得保存实力,彦琮的做法是利用道教的外衣,来弘扬佛法。
在佛教传入中国的早期,翻译或宣讲佛经,本来就有用中国道家等玄理来解释的,现在彦琮把这种方法反其道而行之,可以说是弘法的创举了。
大象二年,隋文做了宰相,佛法稍有举起。
后来,彦琮和昙延等一同奏请皇帝,继续剃发为僧。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信奉佛教,在京中设佛法讲席,四季不断。
彦琮和薛道衡等人一起编写《内典文会集》,供人学法之用。彦琮又为僧人撰写唱导法,这种方法一直流传后代。
开皇三年,隋文帝亲临道坛,看到的都是老子化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