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非得搬到柏原去,放在工部的大院子里才能放心了?但大炮也不是米家独有,不但绿眼国那面源源不断有的运来,连绿眼国民移住在西海三郡的,近来也开始铸炮卖钱了。
“我们几个统计了一下,眼前仅只桃浦一地,能够开炉造炮的就起码有六七家。光把米家收归官办,那也解决不了放不放心的问题。”
“这就是另外的事情了!”刘尚书说,“对米家是收购,对其它冶炉只需要禁止就行了。不仅桃浦,还有东陂。境外管不到,境内的总可以出文告禁铸。米家的官办之后,其他的一律勒令它停业。”
得!一扫光!这魄力可真不小。当官的嘴一张,成千上万两银子、成百上千人的心血就全白费了。
白思孟心中叹息,低下头,心灰意冷,懒懒地说:
“这一来还有什么前途可言!大家都不是傻子,都看见的:凡是商民自办的,世代专工于一业一技,越做越精,做出多少好牌子来!就是这大炮,现在刚造出一些,就已经很不错,一直做下去,或许不久就能凌驾于绿眼国之上。
“而收归官办之后,不难想见,到时候尽是些不懂行也不关心的人跑来指手划脚。而且天下衙门,又都是铁打的江山流水的官,从那里调到这里,屁股还没坐热就要走,想要他做好不但太难,简直就是难于上青天。
“剩下来还不必说那些化公为私的种种流弊,我和蒋东平在粮台上看过不知多少!若任由他们把那些引用私人,滥竽充数,欺上瞒下,诿过争功,这些官场常态都带进来,我敢说:好好一个大冶坊,不要三五年,准会变得乌烟瘴气,一塌糊涂……”
他的话声调不高,却是恳切而又中肯。但还没说完,刘尚书便插言止住,说:
“不必再说了,类似这些更不用贤契担心。工部直管的各项御用工坊也不少,许多也是井井有条,做出的器物精美绝伦,有口皆碑。
“就是这大炮,虽然是初造,但我皇上英明公正,我朝人才如林,吏部更是一秉大公,一定会禀承上意,遴选廉员干吏,妥为办理,定不容许他滋生流弊,惹人口舌。
“即使偶有些许弊端发生,或是有人胆敢以身试法,则我主上如此圣明,目光如炬,洞察千里,到时必定会雷霆震怒,问他个失察失职、鼠窃狗偷之罪,严惩不贷!总之明主在上,决不让此事办得有头无尾!”
你看看!你看看!这一番话说的!又说工部能干,又说吏部公允,还把皇帝老子都高高地抬出来,大做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