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前世曾经看过一首打油诗,诗曰:脚踩两只船,向北又向南。两者皆不得,一准会玩儿完。别看语句粗俗,却是道尽人间真谛,也恰好形容了方仲永此时的梦境。
方仲永从噩梦中惊醒时,恰听到船工喊了声“到江宁了”。却原来离开洪州月余了,一路走走停停,已是到了江南繁华之地了。
江宁者,南京旧称之一也,寓意为“江外无事,宁静于此”、“江南安宁”等。五代十国时期,江宁为南唐国都,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此,奠定其统领江南的地位,此时亦为江南东路首府所在。
王安石之父王益由韶州知州调任江宁通判,虽然是一把手变成了佐贰官,但级别已是由从五品下变成了从四品上了,勉强也算是高官了。要知道江宁知州往往是由江南东路经略安抚使兼任,虽多有宣慰使、转运使等二三品的正牌封疆大吏,其下便数得上一路首府之通判了。且安抚使大人应酬繁多,不屑理会这些俗务,通判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要是没有王安石前番的说法,方仲永是很愿意到这六朝古都、江南锁钥的石头城好好地游览一番的。毕竟,前世他也只是见过玄武湖垂钓,夫子庙、江南贡院等名胜却没有去过的。尽管此时这些名胜还都不存在,但江宁有皇霸之气的说法也足以令人神往了。
但拜见了王益,如何能不见王凌薇?见了王凌薇,又能说些什么呢?况且王安石笃定是要一块儿进京赴考的,即便王凌薇不会同去,但以王安石的聪慧,一来二去必然会发现自己与晏溶月的“奸情”。(咦,我为什么会用这么个不河蟹的词呢?难道是做贼心虚?)
若避而不见,则更是不妥。古人最重信义,尾生与女期于桥下,女未至而水涨,尾生抱柱而死的缺心眼的栗子都被当成了守信的典范宣扬,若是自己不顾承诺偷偷跑掉了,只怕名声一定要“遗臭万年”的。且王夫人又是吴先生的姐姐,于情于理自己都是要见一下的。
见吧!希望是自己一厢情愿地多想了,也许那王家小姐对自己并没有什么情意呢?
古人见面很是麻烦,先要下拜帖,主人许定了时间才能依约前往,否则便是“不速之客”了。问明了王益一家所居,方仲永将名帖投了进去。
王夫人见到拜帖很是开心。
离家千里,到这江宁任职。语言不同,风俗不通,便是饮食也颇多不便之处。匆忙了几日,才算是安顿了下来。乍闻有故旧来访,岂不令人欣喜?
见王益反而有些不悦,王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