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历经整顿、甩开包袱的“教育体制改革”方蹒跚的迈出了一步,就已陷入到四面楚歌、人人喊打的地步——光看报纸,似给人一种这场改革就是一场闹剧、目的性不明确、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胡搞,是就整边角,隔靴挠痒。正经的症结所在的“关键问题”却都避重就轻的绕了过去。
报纸上或许期待、或许恶意,评之为“样子改革”或者“滑稽改革”。观众、看客喜欢的是二杆子一样的直捣黄龙,任你千般来,我就一般去。帅三千铁甲,直捣黄龙,擒敌酋于王帐之前。巴不得“一改就灵”的急功近利。
然而“不能够”……这世上,如辛弃疾这样的猛人可以说一个也没有。而即便是存在一个辛弃疾,那也是武力上的。政策、制度的改革,归根到底还是“互动”二字,改革者和被改革者,制度和制度所约束的个体、群体之间的“互动”,更多、更有效、更明确的“互动”才是改革的关键。
如王安石一般,一项不曾落实,另一项就已经开始,赶着趟,不分阶段、不分形式,不看互动的结果是否允许,就一股脑的扔方案的改革,又怎么可能成功?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烧锅炉。
烧锅炉的时候,要先点火,然后添煤,并且要控制数量、充分燃烧。锅炉工要跟锅炉进行配合,看锅炉的气压表,关注锅炉里的火旺不旺,然后决定什么时候添一铲子的煤进去。假如是按照王安石改革的方法烧锅炉又会怎么样呢?看着火着了,可以添煤了,就一铲子一铲子的加。对于气压表不理不睬,对火旺不旺看也不看,他就是知道要把这一天要烧两车的煤,我一股脑的填进去,让他烧。
可这样做事行么?
不行。
是必须要“互动”的——在没有互动的时候,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培养互动的机制,并且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过程。在有互动的条件下,要强化这一个互动的机制——这个互动的程度,就决定了改革的成败。
也不只是改革,其他的政令下达、规则的建立,也同样如此。而类似的套路,生活中也会经常出现。
譬如一个人向另一个人借钱,一个人是甲,一个人是乙。甲先借了乙三百元,说我周转一下,后天就还你。然后,甲后天准时还钱。又过了一个来月,甲又一次向乙借钱,这次借的多一些,是一千来块,乙犹豫一下还是借给了……甲到了期限后,又如约还钱。甲时常的,或多或少的跟乙借钱,金额或多或少,逐渐的互动下,形成了一个有效的互动机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