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也有读书人如此才思泉涌,而且下笔如飞,但是眼前的这位少年却是不同。特别是最后论经问道之时的考题,光是看那一手的毛笔字就已经知晓他并不寻常,因此这不由得让黄震西眼前一亮,仿佛燃起了希望的火种。
初见时如泉泉流水一般,再见之时又如滔滔江河,如此行云流水般的毛笔字,当真有着别样的韵味。就算黄震西是白鹿书院中有名的书法大家,此刻却是只能点头称赞青州自古人才辈出,想着自己在这般年纪之时,可没有这样的功底。而且写了文章寥寥几笔之后,看着其中韵味仿佛已经是庙堂之上身居要职数十年之人,除了开宗明义之外,还列举了青州十一谏,光看前几言字字珠玑,便可知对于青州城十分熟悉。
白鹿书院刚刚沉沦下去,就立刻有一位少年腾空而起,看来这次的都城大考,白鹿书院定然不会空手而归,两边夹道的百姓也定然不会丢臭鸡蛋了。只是不知道这位少年除了论经问道的才思外,不知道是否在礼乐上颇有所得,否则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黄震西看着那少年旁边名帖上写着的名字,发现其名曰秦川。但是思前想后,未曾记得青州城有秦府的书香之地。而且在青州城中,这秦姓都十分的少见,看来他又是个外州之人,瞧着穿着打扮也不似富贵人家,想来从外州风尘仆仆前来赶考。不过黄震西却是暗自将秦川的姓名记住,等着他在明日之时的表现。
而秦川此刻正是答得起劲,未曾发现自己的身后站着主考官,只是按照见过的史书典籍,结合自己在青州城呆着的数十年,写出了《呈州守十一谏》:
“一谏言为民,历朝历代均已民为根基,所谓安居乐业者,实为有田耕种,有山林修养生息,岁末有余粮,灾年可平安度过。然赋税杂役颇重,民怨积累已久,一年至今难以裹腹,何以有余钱应付苛捐杂税?吾乃一介布衣,不行庙堂之事,若想百姓安居乐业,必当减轻赋税……”
秦川洋洋洒洒数千字,从民、商、礼等十一处谏言,言语颇为老成,直击弊端,像是出自一位庙堂人之手。这凝结而成的十一谏言,这些都是秦川从所看典籍之中阅读而来,除了那些旧书摊抄写的言语,更多是从马踏岭道观中那些古籍之中汲取,老道说是一位从都城中的读书人托人弄来,不过老道对此并不感兴趣,好几本都拿来垫桌角了。
但是在道观之中,那么些古籍堆着半人来高,但是每一本旧籍都被秦川翻成了破烂,里面的批注密密麻麻,老道曾经笑着说是鬼画符,只有秦川能看得懂。因此有这些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