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东汉末年枭雄志 > 一千一百二十七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一千一百二十七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1 / 3)

和文举考试不同的是,武举考试有更强的专业性和高要求。

不仅要有身体基础,还要识文断字能读能写,更要有一定的军事书籍的阅读经验,所以很多民间勇士就被拦在了这一环节之外。

他们都不识字,或者就算认得几个字,也不会读写,更没有读过兵书。

唯一能参与的大概也就是第一天的考试,第二天的专业技击考试他们大概都无法参与。

简而言之,魏军的战斗素养已经完全不是民兵等级,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民间人士根本无法杂武举考试中取得名次。

所以能参加武举考试的人本身就很有限,基本上都是原来军队出身的人,还有比较少的首阳山讲武堂出身的人。

为此,郭鹏已经宣布和太学一样大量增加可以进入首阳山讲武堂学习的人士的名额。

从仅仅接受军中人士改为民间人士也可报名参考,并且放宽报考条件,降低入学考试难度。

只要通过考核,就可以进入首阳山讲武堂参加学习,并且在三年的学习之后参加武举考试。

然后为了进一步规范武举考试的参与人群,提高武举考试的等级,避免日后出现武举不被重视的情况,郭鹏规定从第三届武举考试开始,武举考试也要拥有首阳山讲武堂的学籍才能参加。

等时机进一步成熟,郭某人也打算在其他州郡设置一些州所属和郡所属的讲武堂,以此扩大武学学子的基数,以便于更好地优中选优,选出真正优秀的军事人才。

文举和武举双双确立之后,郭某人就可以向下回溯,配套各项教学设施,规范教学标准等等,反过来推动教育改革。

文武两场科举考试的结果同一天发放,名次也都一样排列。

文有文状元,武有武状元,同一天进行御街夸官,同一天由皇帝亲自设宴恭喜、鼓励这些天之骄子们再创辉煌。

以示国朝文武并重的基本国策。

在这样的基本精神的指导下,延德七年十一月的时候,郭鹏就下诏让有意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们赶赴洛阳准备参考。

虽然时间紧急,但是各地学子得到消息之后,还是紧赶慢赶的奔赴洛阳,里头并不乏有往日里必然能当官的士族子弟。

他们一边困惑着,一边紧赶慢赶向洛阳前进,为了做官,他们还是第一次感受到如此的苦楚。

可是黎庶子弟们则是觉得找到了千年难遇的机会,作为泥腿子,有朝一日也能得到学籍,成为学子,拥有参

最新小说: 末日:疯狂零元购,囤积万亿物资 囊中物 我在明末当太子 武卿 大明马弓手 崇祯中兴 娘娘穿越后,摄政王他也想要个系统 茫茫天下谁为王 大唐山贼的日常生活 黄梁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