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晚些时候,官署里的人都离开了,只留下荀彧一个人坐在这里,荀彧在这里坐到了深夜,才缓缓归去。 归去的时候,一名老仆,一辆马车,仅此而已。 什么都不剩了。 放弃一名能力极强的王佐之才,在郭鹏看来一点都不可惜。 政治上的事情,能说可惜吗? 不能。 不和我一条心,杀了你都不为过,现在这样,是给面子的,看在荀氏过往的声望上,给了一点面子。 别以为郭某人会顾念旧情,郭某人要是有那么顾念旧情,就不会把袁术算计的明明白白。 郭鹏看着欢庆的群臣诸将,心中充斥着种种情感,但是最终,还是得意的情感比较多一点。 他知道,荀氏不会因为一个荀彧而放弃在自己麾下重新取得一定话语权的尝试,他们还会继续努力。 荀攸,这个比荀彧更懂得明哲保身的人,会带给自己什么样的感觉呢? 但是毫无疑问,荀攸要是敢为荀彧说一句话,或者说任何一个敢为荀彧说话的人,就会去陪伴荀彧。 政治上的事情都搞不懂,站队都不会站,还能指望你做什么? 郭鹏反正是希望荀攸真的如同史书上写的那么聪明。 于是就在魏国建立带来的新鲜感还没有消退,而狂喜的段煨和张济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封公的时候,荀攸千里迢迢,跨越了半个中国,从江南来到了河北。 五年前,荀攸为了躲避战乱,逃到了荆州避难,一待就是五年,期间经历了荆州和益州的战乱。 他见识了刘表的无耻和无能,也见识了刘璋的软弱和无能,对这两个占领地盘最大、军队最多的汉室宗亲是彻底失望了。 于是这五年来,荀攸是根本没有想过要在刘璋或者刘表手下做事,当然,他也没想过南下交州就是了。 他一直都在期待着中原会不会发生什么变化,会不会出现一位能够扫平战乱的人物,将和平重新夺回来。 然后他等到了。 五年时间,郭鹏做到了太多太多的事情,超过了荀攸的期待太多太多。 甚至他觉得自己这个时候过去是不是已经晚了,是不是已经不能建功立业并且成为郭鹏身边重要的一号人物了。 等好不容易渡过了黄河,距离邺城已经不是很远的时候,荀攸意识到,某种意义上自己来得有点晚,但是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自己来的刚刚好,不早也不晚。 郭鹏封公,建立魏公国,大封群臣诸将,给他们魏公国的官职军职,但是漏掉了一个应该说是很关键的人物——郭鹏的行政系统里的二把手,荀彧。 荀氏来信里说的很明白,荀彧站错了队伍,得罪了郭鹏,在该表态的时候不表态,不和郭鹏一条心,所以不再被郭鹏当作自己人,而是被当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