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的9月和10月,物理学界发生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当世物理第一的布鲁斯教授,参加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组建,并被选为首任主席。
他建议举办天文学领域的世纪大辩论:宇宙到底有多大。
消息一出,在科学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天文学瞬间成了最炙手可热的学科,受到无数人的关注。
各国的天文台甚至都迎来不少的游客参观。
宇宙、星星,这些神秘而浩大的存在,对于普通人有莫名的吸引力。
但是学术界更关心的是,布鲁斯教授准备进入天文学界了。
爱丁顿在回到剑桥大学后,无意中透露了李奇维准备研究恒星的想法。
瞬间引发震动。
“哦,上帝啊,布鲁斯教授又是研究量子论,又是研究恒星,他哪有那么多时间?”
“以布鲁斯教授的绝世天资,哪怕闲暇时间研究天文,也比大部分天文学家更厉害。”
“也许未来哪一天,最微小的量子和最宏大的天体会被联系在一起。”
“还是布鲁斯教授看的远啊。”
第二件事,1919年10月15日,诺贝尔奖公布。
因为战争的原因,诺奖在过去五年内,受到了很大影响。
现在终于全面恢复,再次带给人们惊喜。
本次物理诺奖的得主是:格里高利、克里斯、于隐。
获奖理由是:表彰他们在电场作用下谱线分裂现象的研究。
也就是所谓的GKY效应。
这个效应和塞曼效应一起,催生出了玻尔-李模型的第三量子数。
所以获得诺奖实至名归。
忽然,人们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
“布鲁斯教授的七个博士生,到现在已经有六个获得诺奖了。”
“至于剩下的玻尔,最为逆天,更是提前锁定了诺奖。”
“很快,布鲁斯教授的博士生将全部获得物理诺奖了。”
无数学生羡慕的疯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