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都不犯任何错误呢?
香积寺之战,就是这样一场极端残酷的战斗。
此战,是巅峰梁军对巅峰梁军,世界顶流对世界顶流。
双方的战术、组织度、士气等等,全部拉满。
抛开史书上记载的那些内容,如果让罗英自己讲述他所看到的战场,大概是这样的:
叛军骑兵冲过来,被官军阵列打退;官军追击,叛军组织反包围冲击官军阵列,几乎成功;官军拼死顶住,叛军眼瞅着不行了,于是前锋梯队交替掩护撤退,第二梯队轮换上来继续打;官军又快顶不住了,第一梯队撤下去之后后备梯队又轮换上来……
就像是绞肉机一样,在二十多万人的庞大战场上,无数精锐反复冲杀、有序撤退,谁都没有露出破绽,谁都奈何不了谁。
那为什么不奇袭迂回包抄呢?
原因很简单,这么简单的事情双方统帅当然都想到了,可迂回包抄的部队刚一出发就被对方侦察兵发现,然后对方立刻派出预备队来堵截。
双方都是如此,所以最开始想的是迂回包抄,可一旦被发现了,就又变成了正面战线的硬碰硬。
这样一直打下去,在整个香积寺之战的广阔战场上,双方都摆出了最为严整的阵型,彼此都奈何不了对方。
而最终官军能赢下来,并成功阵斩六万人,仅仅是因为一个原因:官军人多。
因为官军人多,所以即便是在所有奇袭、迂回的尝试全都失败后,也仍旧可以抽出兵力,利用人数优势制造一个更宽广的正面战线,并逐渐对叛军形成合围。
如果是一般素质的军队,合围之后很快就会崩溃。
但叛军被合围之后,却又死战了半天时间,一直到被阵斩六万、阵亡率超过六成之后才崩溃。
总之,这场大战,双方的战术几乎都已经运用到了极致。
哪怕是给叛军换一个更优秀的军事将领,也几乎不可能在战术上扭转此一战的局面,只能是在事前就决定,不打这一仗。
而若是给官军换一个更优秀的军事将领,也几乎不可能用更小的代价、更短的时间打赢。
所以,能够投机取巧的方式是压根不存在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扮演李高陵就需要全靠硬实力坚持到香积寺之战结束。
开始的环节还是一样,官军与叛军接战,叛军羊装败退,官军追击,但叛军却在拉扯了官军阵列之后突然组织骑兵反冲,让官军的战线及及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