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轻易地把他们给保下来。
至少不会陷入太大的被动。
楚歌很清楚,刘知恩是有这个能力的。
当然,楚歌也没打算让刘知恩去白忙活,他已经想好了要给武德司什么样的好处。
首先,他向刘知恩表示,要向皇帝申请,提高武德司的俸禄和各项待遇。
其次,他画了个饼,告诉刘知恩,只要这件事情办得顺利,让皇帝开心了,那么武德司未来的权力,就会越来越大。
最后,他阐明利害: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想在文君实等重臣面前找回场子,就这一次机会。
楚歌表示,像自己这样帮武德司的宰执,可是千载难逢的。如果换了个其他人,只会跟文君实一起,把武德司往死里打压。
到时候,武德司的这些人别说丢官了,恐怕都得下狱。
这次楚歌并没有拿康慨陈词的天赋,而是拿了“低调行事”。
但一番说辞之后,刘知恩却被彻底说服了。
因为楚歌分析得实在太对了,几乎每句话都说到了他的心里。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需要归序者天赋的加持,他也会对楚歌死心塌地!
刘知恩不仅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反而发自内心地要尽全力帮助王文川,办好这件事情。
……
等刘知恩离开之后,楚歌这才像个大反派一样微微一笑,继续埋头于桌上的新法方桉。
虽说他现在已经把党争放在了第一位,但新法的事情,还是得象征性地推进一下的。
首先是官制法。
这是皇帝心心念念的东西,当然要放在第一位。哪怕其他的法条全都不要了,这条也得保留下来。
其次是青苗法。
这是王文川变法的核心,但也是争议最大的一条。从之后的结果来看,确实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大量的收入,但也引发了极大的争议,造成了不少农户的破产。
楚歌想了想,直接把青苗法划掉。
暂时不适合实行青苗法,留到以后再说。
均输法、市易法。
表面上看起来很不错,但这一条在旧党眼中,属于是与民争利的行为,而且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很难达成想要的效果,最后给国家带来的财政收入也不多。
先不考虑。
保甲法,意义不大,不考虑。
免役法是王文川最自信的一条,而且,保守派中的不少大臣,其实也是支持免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