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关于挖掘和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关于如何真正开始行动,而不只是不停讨论,从不落实。
无形的东西,也需要有有形的基础做支撑,而我对楼顶基地的装修,正是把软思想变成硬投资的物质基础,这事到现在已变得刻不容缓了。
一想到这,热血又来了。
《第三波》已经上架快一年了,说起我创作此篇的心路历程,很漫长,因为写作所跨的时间从1999年的9月写起,一直到今天,还没有算真正终结——因为是纪实的小说,未来还有很多“正在发生的历史”,我又不是先知,怎能早早预言结局?
所以,说起框架大纲,就是以时间为序,xj为主地点,兼跨了广州、江苏等地,创业为主线,穿插了很多其间的家庭生活、感情线以及世间的众生百态,并且大背景是当代。
很多人,都终其一身,在追究一个“源”的定性问题:“我是谁?”
在xj出生长大的孩子,绝大多数父母都是16、7岁的时候来xj支边的,而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吃着xj的水土,说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和操着各种方言的父母们无缝沟通着,而我们的邻居,从小就操着另一种或几种不同的少数民族语言,我们生而快乐,生而不同,且和谐无比。
直到有一天,长大了,出去看看这个世界了,才发现,到了外面,别人会问你一个基本的问题:“你是哪儿人?”
我从来都是骄傲地说:“我是xj人!”
但是同样很多去到那里的朋友,却爱说自己的祖籍。我的祖籍是江苏,我却很少提。因为在我长大的岁月里,江苏给到我的印象,只是3岁以前的那一小段和7岁的一个春节,剩下的,都是可爱的大xj。但是,奇怪的是,老家来人了,他们的话,我居然能听得懂,可我不会说。
这些困惑,伴随着我们走出去,看世界。也在不断为此而寻求一个准确的,合心的答案。
所以,在写作的时候,不可避免地是要提起三个省:xj、广东、江苏,几个重点城市:wlq、ks、广州、常州。
地理线索之外,我按时间轴来编辑整部作品。
没错,我为每个章节都总结了一个“十个字”短标题,代提纲,自然不是先想出来的,而是经过了近8年之后,突然回头一看,字数居然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长篇小说的标准,那么,总结性的给取个不错的名字,应该也是件容易的事了。
就这样,我为所有的章回,都取好了名,单看提纲,那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