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车皮下来了。”
就两天,杨静宇把事儿给办完了。
许朝阳在办公室诧异的抬起头,问了一句:“这么快?”
“能不快么?这回的事,不光是铁路局的人参与了,咱们的人也都参与了!”
“咱们的人?”许朝阳原本在统计他们217团的小金库,估算着到七七事变的时候,自己能拿出多少子弹来,说着话笔也放下了、本儿也合上了,看着杨静宇问道:“哪方面的?”
这时候了,杨静宇都没跟他说:“啊,咱们市委的一些同志。”说完了话还拿喝水遮脸儿,随后背过身站在了墙壁上挂着的地图旁,假装看地图给许朝阳留下了一个后背。
“朝阳啊,咱这回给老家运回去多少粮食合适?”
甚至还转移起了话题。
许朝阳心里跟明镜似的,冲着他背影微笑,不就是北方局么?不就是首长么?这个时代的许朝阳不知道也就算了,他还能不知道?那都在历史书里写着呢,谁组建的北方局,写的一清二楚!
“一车皮。”
“多少?”
杨静宇扭回身来看着许朝阳:“一车皮才能装多少粮食?”
许朝阳解释道:“你先别着急,咱呐,先拿这一车皮粮食探探路,也通知老家的人,将这条线赶紧趟出来。眼下,咱们还有足够的时间,也承受得起损失,万一火车往老家去的路线上出事儿了呢?不过是没了一车皮粮食而已。”
“下回,咱们往过运的,就不仅仅是粮食,还有人。”
“谁啊?”
杨静宇瞪俩眼珠子在那儿问。
“还能有谁?”许朝阳回应着说道:“家属呗!”
“咱们眼瞅着都到大沽四年了,217团那些兵,有的孩子都两三岁了,那怎么的,人全都留在大沽啊?”
杨静宇还是没听懂:“朝阳,眼下局势的确是紧张,可这也没到非撤不可的程度吧?干嘛非得急着给人都撤回到老家去?”
1937年初,局势越来越紧张,可在平津一带老百姓眼睛里,日子不一直都是这么过的么?
义和团、八国联军、老佛爷撤走、圆明园被毁……再到后来的直奉大战、直奉接着干,东北军入关,不一直都活在风声鹤唳之下么?眼下你跟平津地区的老百姓讲‘形势’,人家都不乐意听了,你要问问他炸酱面怎么做,他能跟你唠半个钟头。
人都皮实了。
而杨静宇眼下的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