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黄鱼,在后世的名字叫做大黄鱼,是中国近海最主要的捕捞鱼类之一。
大黄鱼平日栖息在海底深处,但是每年的春夏时分,这种鱼都会大规模的朝着近海洄游产卵,产卵之后会分布在沿岸地带觅食,直到秋冬季才会回归深海。
如今,正是大黄鱼的产卵期!
大黄鱼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那就是这种鱼对于声音非常的敏感,它的鱼鳔和声肌能够发出“咯咯”“呜呜”的声音。
大黄鱼就是通过这样的声音来指引鱼群前进的方向。
所以,当有咯咯呜呜的声音发出来的时候,大黄鱼的鱼群就会认为这是导航信号,对声音极为敏感的它们会自动朝着声音传出来的地方前进,聚集。
除此之外,在广东沿海地区,渔民们还发现通过敲击船舷的梆梆声,也能够达到有效聚拢大黄鱼鱼群的目标。
这种捕捞手法被称为“敲”,比起咯咯呜呜的声音指引法还要更加的便利几分,拿根木棍梆梆的敲就是了。
在后世,由于“敲”的办法对大黄鱼堪称断子绝孙般的捕捞,已经被禁止使用了。
当咯咯呜呜和敲击的梆梆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这对于大黄鱼来说,就是核弹一般的超级大杀器啊!
更重要的是,这个时代可是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根本就没有成规模的渔民和捕捞,大黄鱼简直到处都是。
随便网,随便捞!
这一次捕捞,随随便便就能捞个上万甚至几万斤,而且这还只是一天的收获。
虽然大黄鱼的保质期也就那么几天,但问题在于……吴杰麾下的嘴巴也多啊!
一人一天吃个一两斤鱼,这些鱼分分钟就被消耗完毕了。
还怕没口粮,还怕支持不到秋天?
不客气的说,就是捞个十年八年,那都没问题!
在后世,由于气温的原因,大黄鱼的范围最远大约在江苏南部一带,也就是青岛邑以南几百里距离的地方。
但两千年前的现在,平均气温可是要比后世高太多,要知道这个时候亚洲象都还能够在淮河一代自由活动,而后世的亚洲象早就已经退到了东南亚去了。
吴杰通过查阅地方典籍发现,别说是青岛邑这一代了,就是往北一直到渤海的燕齐交界地带,都有大黄鱼群大规模出没的记录。
眼前的这一幕,也证实了吴杰的判断。
他是对的!
齐国大匠师田功也疯了,他整个人扑在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