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也称抗坏血酸,分子式C6H8O6,可作为药品、保健品、饲料添加剂和食品添加剂。据美国BUSINESSWIRE公司的估计,2020年全球维生素C的总销量在22万至23万吨,市场规模约为11亿美元。
另一个数据是,2020年中国国内维生素C的产量为21.3万吨,出口量超过16万吨。
用人话来说,就是到21世纪20年代的时候,中国已经基本垄断了全球的维生素C生产。
不过,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维生素C生产还处于很弱小的状态。1982年,全国维生素C的总产量约为3500吨,不到全球总产量的5%。
生产维生素C所需要的原料很简单,主要就是葡萄糖。最早的维生素C合成方法由瑞士化学家Rei发明,称为来氏法。其工艺流程是先把葡萄糖在高温下还原成为山梨醇,再发酵成为山梨糖,随后加入丙酮制成二丙酮山梨糖,用氯和氢氧化钠氧化成为二丙酮古龙酸,再经过催化重组生成维生素C。
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家尹光琳发明了两段发酵法,俗称“两步法”,即在来氏半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发酵过程,把使用丙酮、氯和氢氧化钠生成DAKS的过程用另一次发酵替代,由山梨糖直接生成2-酮基古龙酸,然后再生成维生素C。
两段发酵法的一大优点就是减少了化工原料的使用,简化了生产流程,降低了设备投资,而且还减轻了工业三废处理的压力。
在80年代初这个时间节点上,两段发酵法还是一种刚刚提出来的方法,工艺流程远不如已经有近50年历史的来氏法成熟,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以至于国内一些新建设的维生素C装置仍在使用来氏法。
其他企业不掌握两段发酵法的技术要领,不意味着高凡也不掌握。他深知这种工艺的优势,也知道这种工艺在未来几十年中进行了哪些改进。
此前,他没有直接把维生素C的生产提上日程,是因为维生素C的生产装置的确是比较昂贵。他连200万元贷款都申请不下来,哪里敢动贷款1个亿的念头?
不过,现在资金的问题已经有解决方案了,那就是找财大气粗的哈奇集团。
哈奇集团不是在维生素厂有股份吗?那么这件事就是自家的事情了,提供个三五千万美元的贷款,对于哈奇集团来说不过是大象腿上拔根汗毛的事情,回头赚了钱有10%是属于哈奇集团的,它有什么理由不答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