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我明白了二位打算要什么字画了.”张一茫点头说道:“还真凑巧,我前两天刚从北京昌平乡下收来一副字画,看起来颇为古旧,应该符合两位的要求,我先拿出来让两位过目一下。至于价格吗,看完东西再说。”
说着张一茫了里间,一会儿功夫,他捧着一只画筒出来。然后张一茫指挥店员清理出一只玻璃柜台,在柜台上面铺了一块绒布,他拧开画筒,抽出画心,一股霉烂的气息传来出来。
“没有装裱吗?”路家声皱眉问道。
“我收上来的时候老裱已经烂掉了。这几天比较忙,也没顾得上去请人装裱。”张一茫笑着说道。
张一茫将画放在绒布之上,路家声和董勇站在两旁帮他压着一端,张一茫手握着画卷轻轻向后展开,字画的本来面目就显现出来了。
只见天头的裱绫已经朽烂不堪,天头和画心的连接出多半已经断开,只有少部分连着在一起,看样子只要张一茫的动作稍微大那么一点,这连着的一少部分当即就会断裂。
张一茫慢慢展开画心,只见画面起首的部分纸质灰暗,上面还残留着几粒老鼠屎的痕迹。比老鼠屎更醒目的是画面上斑驳的水渍痕迹,这副字画也不知道受了多少潮气熏染。以一块块水渍为中心,画面皲裂翘起,大块的如桃子小块的如瓜子,一块块触目惊心地翘着,似乎随时都可能从背面的托纸上剥落。
路家声惋惜地摇了摇头。
张一茫裂嘴一笑,说道:“这位老板,别着急。这画开头部分是惨了点,但是下面还可以。”
说着张一茫继续展开画心,后面的纸质逐渐白净起来,水渍也没有了。几竿苍翠挺拔的修竹逐渐显露出真面目,几块零落的石头旁,错落有致的题款恰到好处。
“郑板桥?”路家声惊讶地叫道。
张一茫微微一笑,竖起大拇指赞道:“这位老板好眼里,一眼就看出是郑板桥的六分半书题款。”
董勇虽然不懂字画,但是郑板桥的大名还是听说过的,他连忙问道:“是郑板桥的画吗?”
陆家声回答道:“我再看看。”
“有放大镜吗?”路家声对张一茫说道。
“三子,去把我的放大镜拿出来。”张一茫对店员大声喊道。
路家声将镇纸压上画的四角,退了几步从远处观看。这是店员将放大镜送过来,路家声靠了上去,俯身勇放大镜一分一分的挪着开。大约过了一刻钟,他终于抬起头来。
“张经理,这副画你打算以什么价位出手?“路家声问道。
张一茫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了一个问题:“这位老板,你认为这副画是真迹还是赝品?““赝品。”陆家声看了几眼画,又说道:“不过却不是今人仿的赝品,应该是和郑板桥同时期的清人仿的。”
“哦?”张一茫眼睛亮了起来:“路老板,可以请教一下你这样判断的理由吗?”
“呵呵,鉴别古画其实并不难,古人物画要观其顾盼语言;花卉果品要观其迎风带露;飞禽走兽要观其精神逼真;山水画要观其山水林泉清闲幽旷,屋庐深邃,桥约往来,石老而润,水淡而明,山势崖嵬,泉流洒落,云烟出没,野径迂回,松偃龙陀,竹藏风雨,山脚入水澄清,水源来脉分晓,这样的画即使不知出自何人之笔,亦为妙手佳作。若人物似尸似塑;花果类瓶中所插;飞禽走兽只取其皮毛;山水林泉布置迫塞,楼台模糊错杂,桥约强作断形,境无夷险,路无出入,石无立体之效果,树无前后左右仰俯之枝。或高大不称,或远近不分,或浓淡失宜,点染没有法度,或山脚浮水面,水源无来路,虽然落款为某某名家,定是赝品。用此种眼光去辨别古书画,一般不大会走眼。”路家声就职于故宫,是国家文物部门花了血本培养出来的超级鉴定高手,虽然他的专长在于鉴定瓷器、玉器等方面,但是字画方面鉴定的功底也远非一般的鉴定专家所能比拟的。
陆家声对张一茫说道:“张经理,就这副画具体而言,我们可以来看看。”
他指着落款说道:“郑板桥一生最爱画三样东西——兰竹石,在他的眼里,兰竹石是有香有节有骨,这与他的人格精神和情操相契合,最能表现他的理想,借以抒发其胸中的逸气喜气怒气郁闷气和倔强不驯之气。这副以竹石为题,倒也符合郑板桥的风格。”
张一茫点了点头,他心中对路家声和董勇两人小视之意尽去,实在是没有想到,这两个看起来是凯子的南方老板竟然对字画这么精通。董勇如果知道张一茫的想法一定会弄个大红脸,精通字画的是路家声,他董勇对字画可是一窍不通。
路家声继续说道:“就这副画而言,我只讲两点,竹子和石头。郑板桥说他画竹是无师自通的,其实是无一定师承,不拘泥于古法而已。从他的题画诗文中得知他画竹学过李夫人、苏东坡、文同、吴镇、徐渭和高其佩等前辈,得法后说画竹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之中,最后才总结出冗繁削尽留清瘦的细竹。郑板桥画石学倪云林和万个,先用侧锋勾勒出瘦石的坚硬轮廓,不施渲染,也不作反复皴擦,使石之圭角越加明显,再取万个简笔皴法,遂熔铸成郑家石法。”
“按照你的说法套这副画,我看每一笔都符合郑板桥的法度啊。”张一茫不解地说道:“为什么说它是赝品呢?”
“呵呵,你再仔细看看这画的线条力度,该断未断,该收未收,墨气浮而不实,应该是临摹出来的。”陆家声指着几处破绽对张一茫说道。
张一茫就着路家声指出的几处地方仔细看了半天,还是没有看出所以然来。
“呵呵,光看画是不太容易看出来。”陆家声笑着对一脸茫然的张一茫说道:“这个没多年的字画素养,是分辨不出来。这样吧,你来看它的题款,这个比较容易。”
陆家声指着题款说道:“看古人的书法,当先观其书法的结构、用笔、精神和照应,次观人为还是天巧、真率还是做作。然后考证其作品的古今、相传和来历等,再辨别它的收藏、印色、纸色和绢素。凡其书法仅有结构而无锋芒者,摹本也;有笔意而无位置者,临本也;笔势不连续,犹如算盘珠者,集书也。假若它是采用双勾法描摹的书法作品,通篇作品无精彩、精气之处的,一看其作品就为赝品。从古书法的墨色上亦能分辨真伪,古书法的墨色无论燥润、肥瘦,俱透入纸,而伪作赝品则墨气浮而不实。”
说道这里,陆家声笑着说道:“你现在再看这题款,笔意是到了,可是位置呢?位置是不是显得有点错乱呢?”
陆家声用手点着“郑板桥”三个字说道:“尤其是这板、桥两个字之间,是不是显得有些牵强做作呢?”
张一茫本来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可是经路家声这么一指点,他也看出来了,这板、桥两个字的位置的确显得有些不大协调。
当然,这些细微之处也就陆家声这样的专家能够看出,张一茫本身经营字画,有些功底,经过指点自然也能看出。可是对董勇这样对书法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来说,无论他怎么看,也看不出陆家声说的位置不协调在哪里。
“那么你怎么判断出这副字画是清人仿的呢?”张一茫又请教道。
陆家声一笑,说道:“判断字画,除了从风格、笔墨方面外,还要研究字画的纸张。从古书画的绢纸上也能分辨真假,唐代的绢粗而厚,有独梭,绢阔四尺。五代绢粗如布。元代和宋代的绢,等第稍失匀净。有一种浙江嘉兴宓家所制的“宓家绢”,其绢细而匀净厚密,赵孟、盛子昭、王若水等古代书画名家多用这种绢作画。古绢由于历经年代久远,它的基本丝绢性已经消失,同时经过装裱后,无复坚韧,用指在丝绢上微微拖过,则绢如灰堆般起纵,闻之有古香,若古绢有碎纹,则裂纹横直,皆随轴势作鱼口形,且丝不毛,伪作则反之。就纸而言,唐代写经笺、宋代的黄麻纸、白麻纸、澄心堂纸、明代白绵纸和黄绵纸、清代开化纸和开化榜纸、晚清及民国生产的玉版宣纸、古朝鲜和古日本的高丽纸、皮纸、美浓纸等都代表着那个时代造纸工艺的顶峰。”
“唐以前主要以蔡伦之法造纸,即网纸、麻纸、谷纸,唐代始有硬黄纸,到五代北宋始有澄心堂纸,有黄白经笺,可揭开使用。宋代纸粗厚而且绵,宋版书纸质软,宋人书画多用澄心堂纸,它的纹路斜侧一边,隐有龙凤,卷册之类多用黄色藏经纸。元代纸纹细而薄,用胶矾,因此元人书画易于脱损。明代纸的顶峰在宣德年间,书画家最喜欢使用这一时期的宣纸。乾隆性喜奢华,故清朝贵纸品蜡笺、洒金笺、彩笺、图案笺、花纹笺、金箔笺等层出不穷,甚至还出现了3米以上描有花纹、涂蜡撒金的纸笺旧纸。”
“从明朝起,古人作画多用纸张。因此,鉴别这一时期的字画尤其要注意鉴别纸张。清朝的纸张按照其年代大致分为清初、清中期、清末三个时期,明天启至清康熙年间的好纸较少,嘉庆时期的纸笺多为仿前朝制品,所以乾隆时期的纸笺最为名贵。如‘开化纸’确是清代最名贵的宫廷御用纸,其产地在浙江省开化县。它质地细腻,极其洁白,帘纹不明显,纸虽薄而韧性强,柔软可爱,上手后有玉润感,在白色的纸上常有一星半点微黄的晕点。”
陆家声对张一茫指点道:“你看这副字画没有受潮的部分,色淡而匀,表旧里新,薄而不裂,在加上这时隐时现的微黄晕点,不正是乾隆年间‘开化纸’的特点吗?”
17K的VIP开始充值了,现在充值有优惠优惠活动。2月5号17KVIP开始正式收费,请书友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