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从宋国那里自取吗?
双方对此问题争论不休,文书往来,议论不绝。
可以说,此前一直都没有定论,所以,赵佶直接问此事。
赵良嗣答道:“金主高瞻远瞩,力排众议,欲与咱们大宋交好,答应了还燕地之事,还答应,待战事结束之后,根据战事结果,再议西京归化奉圣等州交割。”——也就是说,看双方的战果,再商量这块地方的归属。
实话实说,在这种情况下,赵良嗣还能谈到这种程度,已属不易,以至于赵佶也很满意。
赵佶笑道:“爱卿此事办得不错,加官光禄大夫……朕听说,金主已经打下了辽上京?辽主逃往辽西京?”
赵良嗣道:“五月,金军进抵上京城下,派遣使者招降。辽上京留守挞不野自恃上京城池坚固,屯积丰厚,企图据城固守。金主亲临城下督战,大将阇母率军首先登城。臣亲眼所见,不到半天功夫,外城即被金军攻破,挞不野知城难保,遂率军出降,辽主在开战之前就逃去了辽西京。”
一众君臣听罢,皆大惊!
因为率兵保护东京汴梁,老将种师道此时也在大庆殿之中。
震惊于金兵战力的同时,种师道出列,道:“今日之事,有如盗入人家,既不能救,又从而分其宝也,毋乃不可乎?”——种师道的意思是,这件事情就如同有强盗闯进了邻居家,我们本应该救助邻居,现在不救也就算了,还要和强盗一同分邻居家的财宝,这事儿咱们不能干,咱们应该念及宋辽百年和好,与辽一起抗金才对。
托李衍之福,李光也提前回到了朝中。
他也出列,道:“北虏足为夷狄,然已久沾圣化,颇知礼义,百余年间,谨守盟誓,不敢妄动者,知信义之不可渝也。”——李光的意思是,辽国虽然是夷狄,但是一百多年来,已经逐渐汉化了,很懂礼义,所以才百余年间谨守盟誓,一直没跟宋国打过仗。
实际上,宋国与辽国之所以能维持百年和好,主要是因为宋国和辽国的力量趋于平衡——辽国的军事力量强,而宋国的经济文化比较发达,打起来,谁都赢不了谁。
另外,先前辽国与宋国打仗,主要是为了抢点钱,双方议和了之后,宋国每年给辽国岁币,不打就有白花花的银子、亮闪闪的绸缎,辽国当然不想打仗了。
再加上,辽国对于汉民族的文明是非常赞赏的,辽国的统治者说:“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并且辽国的皇帝铸造佛像时,还命人在佛像后面刻上“愿世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