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带本部四千骑兵先行,直奔三屯营,保住我们在蓟镇的粮草再说。」
赵率教感觉这样和送死差不多,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建奴大军有二十四万人,我只有四千骑兵,如何敢上阵。」
袁崇焕怒道:「国家都这个样子了,我们领兵的怎么还能顾及个人的安危呢。陛下行在在遵化,如果不去救援遵化城破,你担当的起吗。」
袁崇焕的话没法反驳,皇帝败退回了遵化,然后发出天下勤王令。现在建奴马上就要入关。谁都知道,蓟镇的三十二关,每一个就几百人,小的几十人。根本挡不住。
他们存在的意义很简单,就是点然烽火。能把信号传出来就行。
袁崇焕看着气鼓鼓的赵率教,继续说道:「你先走一步,我帅关宁铁骑随后跟上,我们到三屯营汇合。」
这下子,赵率教也没有话说了,蓟辽督师袁大人都亲自上阵了,他还说什么。其实,华夏人就是这样,只要上官身先士卒,下面就会有大批勇敢的官兵跟着拼死搏杀。
赵率教只好第二天就领兵走了。
他走的是山海关进关的道路,然后一路向西,奔着三屯营、遵化而去。
打发了赵率教,袁崇焕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在辽东这块铁打的地盘上,始终有两个不稳定因素,一个是何可纲,此人是东林派来监视他的。还负责这一代的特务活动。另一个就是赵率教。这人的崛起犹如神助一般。他是地方军阀,严格来说,是有自己地盘和军队的人。
袁崇焕并不希望,自己的地盘有太多的其他势力渗入的力量。能把赵率教弄走是最好的谋略。现在是个机会,自己的命令他不敢拒绝,战时可是有先斩后奏的权利的。
而且不救皇帝,可是要诛九族的。
赵率教毫无办法,他被袁督师将死了,只有一条对策就是必须要出兵,他只好带着自己的倾尽心血和银子训练出来的四千骑兵,日夜兼程赶往三屯营。
就在袁崇焕动着小心思的时候,皇太极的大军已经到了长城外了。
遵化的形势骤然紧张起来,大安口参将张义敬因为开门有功,被升迁去了昌平。
八旗兵分三路,一路攻打入大安口,新任参将周镇阵亡。一路攻入龙井关,明参将张安德等败逃。一路攻打洪山口,参将张万春降。皇太极亲自督军攻入龙井关,以蒙古喀尔沁台吉布尔噶图为向导,攻克洪山口。
几乎转眼之间,遵化三个方向的关口,同一天被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