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如此。
那时的宰相夫人,只是边远小城的商户之女,出身于其他世家权贵夫人天然存在壁垒不说,通身上下除了贤惠低调,没有任何可取之处,连长相都只能说是清秀寻常。
这么多年下来,宰相从进翰林院,之后再一步步走上位高权重的宰相之位,这位宰相夫人也没有任何长进,总是深居简出,不怎么与其他夫人来往。
很多人都说宰相这生唯一的遗憾就是有这样配不上他的妻子,还三番五次地为他送美人小妾,宰相从来都是笑而推拒,说是家富不嫌妻,也因此被长安里的贵妇们视为丈夫典范、君子楷模。
有丈夫贤名在外,这位宰相夫人自然是不怎么起眼的,就连她来了宫宴,也没有多少人知道,听到她与太子之死有关还有些诧异。
难道是和她背后的宰相有关?可是宰相是太子老师,多年来对太子悉心教导,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对太子生出杀意。
不过为了慎重起见,大理寺还是把宰相夫人列进可疑之人行列,等待调查……
消息传出去,众人看法不一。
皇帝虽然为太子之死悲痛欲绝,但他更要去考虑这件事的后果和影响。
如果可以,他当然希望能让将军坐实罪名,这样他就能兵不血刃地瓦解将军兵权,重收手中。
但是凭空捏造证据也不行,这将军的多年心腹副将等人就在长安,还有几十万边军在虎视眈眈,要是扣上莫须有罪名,这些人不会善罢甘休。
皇帝开始向大理寺暗示,偏偏大理寺卿是个石头脑袋,根本没懂起皇帝意思,一心一意地调查起这次的案子,试图查出真凶。
也是为了方便调查,太子死后的第二夜,将军、皇后和夫人被安排在皇宫的偏僻冷殿,随时等待大理寺的调查传询。
就在这晚,孤身坐在小小一盏油灯前出神发呆的夫人,听到有人敲响了自己的门,来者正是将军。
夫人心情糟糕,不想理会将军,却见将军拿出一方手帕,素净手帕沾满血迹,而手帕角落则绣着夫人的闺名。
刚开始夫人还强自镇定,但是随着将军说出手帕是在太子身死的院落草丛捡到,她的脸色彻底变了。
将军问她是不是杀死太子的人,夫人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自己知道谁是真正杀死太子的人。
她说那个人是皇后,因为她亲眼看到皇后满身是血地从太子死去的偏殿出来,连皇后让贴身宫女偷偷丢掉的血衣也被她捡回来了。
将军起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