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大哥心道皇上真偏心周侯府,昌忠才入翰林院就捞了这么大的功劳, 不是一般的高。
卫大哥又格外的高兴,这是他亲妹夫, 心里又感慨妹妹嫁到福窝去了。
昌忠成亲日子定的顺利,定在了秋收后, 竹兰对小儿子成亲早有准备,卫家也时刻准备嫁女, 哪怕定在秋收后两家也不会手忙脚乱。
海务案已经结束, 皇上的心思一半在推广的良种上,一半在太上皇两周年和皇后周年上。
今年算得上风调雨顺, 推广的良种长势好,随着太上皇去世两周年的到来, 不仅京城寺庙的香火旺,全国寺庙的香火都旺了起来, 百姓其实很朴实, 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他们就给谁立长生牌供起来。
太上皇研究的良种,今年又风调雨顺,许多百姓认为是太上皇保佑他们。
太上皇周年第二日,皇上带上太子和周书仁,还有皇长孙出了城。
一行人没去庄子,去京城远一些的村子,马车没进村子,而是停在田间地头。
皇上看着郁郁葱葱的庄家,“等明年百姓就能自己留种了。”
太子接话,“明年良种推广会更顺利。”
周书仁心里自豪,因为他的存在盛世已经显现,他想活的更久一些,“真好。”
皇上侧目,他不知道周书仁心里想着什么,却能感受到外露的情绪,“是啊,真好。”
再次上马车,来到给路人歇脚的茶摊,这条路四通发达来往都是各村的百姓。
茶摊只有一个老妇人,哪怕皇上出行低调,老妇人还是紧张的结巴,“客,客人想喝什么?”
周书仁开口道:“我们借此地烧些热水。”
马车里什么都有,因为有皇长孙,还是小心谨慎一些好,古代孩子难养活一个不好命就没了,为了不给妇人招祸事,还是喝自己带的茶水。
皇上看了一眼大孙子,默认周书仁的话。
老妇人松了口气,她打心底不想赚这份银钱,祸福相依谁知道今日是不是祸,只是热水而已,老妇人笑着,“客人这边请。”
周书仁带着张公公一起随着妇人离开,简易的棚子后是简陋的灶台,张公公安排人打水烧水。
周书仁则与老妇人聊天,“只有老人家一人开茶摊?”
老妇人觉得眼前的这位好说话,语气自然了许多,“以前带着两个孙女,年初送两个孙女去学院,您知道女子学院吧,哎呦,两个孙女学了好些东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