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还请王叔谅解,既然你们是要在软体方面自立门户,我也不可能完全把希望寄託在一个篮子里。首先,将来採购了你们的软体后,我们是要自己做多国语言化的,未来我们不会仅限于欧美市场,还要适配更多语种的办公环境。
其次,我们也会引入一定的内部竞争,可能会有两个团队,各自独立设计,最后评比优化、小範围投入市场测试反馈结果。不过你放心,我绝对是择优推广,不会看软体是出自谁手。”都市之特种狂兵
在研发环节就搞内部竞争,这在87年绝对是罕见的,因为软体业眼下还没有形成垄断的超级巨头,光是外部其他公司的竞争,就足够鞭策软体开发者不断前进了。
后世内部竞争激烈的,主要是腾云这样的公司,已经形成垄断了,才自己搞自己。
要不就是华为那种因为供应链安全问题,需要备胎计划的,所以搞两套,一套留着。
但顾骜却很有眼光,他知道他接手之后的第一代乃至第二代电脑,都还需要这个过程。
因为一旦面临微软的开放式作业系统竞争后,如果封闭式作业系统品牌的生态还没起来,来捧场的外部分包商可能不够。这样,指望自然竞争是不可能的,不引入左右互搏的内部竞争,就有可能把比较残次的产品放到市场上去。
当然了,顾骜也不会盲目持续竞争,那样既会过度浪费资源,也会导致消费者选择困难、不够简洁。
试想一下,要是一群消费者,在官方的软体销售渠道里,同时看到一个oFFice和wPs,然后各自做了不同的选购,将来却要面临不同的优化方向、不同的用户习惯,万一用到后面不顺手想换,还要付出重新学习的成本,那肯定会失人心。
办公的东西,简洁统一最重要,这是工具,不是游戏,工具要的就是垄断和标準化,而不是花里胡哨可玩性。
所以,这种内部竞争,应该是只持续到小範围试点投放结束后、分出优劣胜负,就立刻中止。
然后all-in支援那款在小範围试点内测时表现胜出的产品。
这种思路,有点儿像后世互联网时代的a/B测试和“儘快投放,快速迭代”研发思路。
a/B测试这玩意儿,不是互联网行业圈内人,或许不太了解,稍微说几句。
这玩意儿主要是FaceBook的小劄用出名的。在21世纪初之前,软体行业是比较讲究理性设计的,早期研发完成后,后续的测试也是很严谨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