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月足足增加了一万的本土人口,近乎翻倍。
同时外来人口也超过了十万,十字路口停车场规模再度翻了几倍。
其中一半是做买卖的,一半是修行天赋不行,慕名而来想拜入叶门的……
所以华夏村的街道上最常见的就是两种生意——纤维科技产品批发,以及补习班。
批发算是福利,每个华国选手每月都有一定的免费额度及骨折额度。
工厂只管生产和发放物资,选手批发卖货,赚到的就是他们的福利了。
至于补习班,就是外快了。
因为要入叶门需要考试做卷子吗。
不上辅导班,不请名师辅导,不内卷到头悬梁锥刺股,怎么可能轻松加入?
地球上,由于大工业生产的存在,高素质工人的需求,才搞有教无类,五年小学四年初中,各种的义务教育职业培训,直到最后供大于求,内卷到爆炸,学不聊生。
在这上界并没有产业的需求,主要是各个实验室严重需求合格的实验狗——
会pcr跑电泳的实验狗,知道如何分组实验、准确记录数据、整理报表的实验狗,养果蝇、小白鼠、兔子、鸽子、猴子的实验狗,尤其是,不惜拿自己当材料也要出成果的实验狗……
虽然实验狗、实验狗的叫起来不好听,但实际上,哪个搞科学的不是从实验狗做起的?
包括叶寒都是。
除了最初搞数学不大用实验,后来搞物理,再后来又搞生物,哪能没泡过实验室、处理过数据、给人打过下手?
每一条实验狗,如果往上追溯其履历,除了少数学术近亲繁殖的产物,大多数在学生阶段,都是能称之为学霸的存在。
所以叶门一个月一次的招生考试,从一开始就不是面向普通人的。
除了墨铭那样有手艺的,普通人在科学体系中能起到的作用太有限。
体力活不是不能做,但学东西太慢培养周期就长。
而且同样是体力活,懂数据分析知道比较判断的学霸,体力活也能玩出花样来,是学渣远远不及的。
最终统计录取率千分之一都不到,只有千分之零点几。
但是,四面八方的朝拜者不仅没感到艰难,反而是趋之若鹜,前仆后继。
这似乎很不正常。
内卷到爆啊。
但是,古代科举,全国几千上万的举子,最后就挑出百十来进士,不是同样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