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驩’字,一个特殊的通假字,一个在古董文物行当里,极少有人知晓的一个字。
起码,专家席上的这三位专家,有两个人完全不知道,因为一个是在故宫博物院搞青铜器的,一个是专研字画的,倒是民间收藏家偶有耳闻而已。
但三位专家略一犹豫后,还是出于本心地抛出了自己的疑问。
故宫博物院的退休专家王华略一磕巴,率先问道:
“李凡这个观点,我不同意。一个‘驩’字就断定一件屏风是乾隆年间的,我不认可。难道造假者不会意识到这一点么?”
李凡一笑,面向现场观众道:“我做个测试,来到现场的观众,多多少少都了解这一行当,只不过水平略有参差,这其中我推测,一定有不少精于研究的人。我给大家出一些题。
请问,有谁知道‘子墨子之守圉有余’中,‘圉’通什么?就是口+幸那个‘圉’!”
此言一出,现场一片沉默,150余人的观众中,只有三四个人举起了手。
李凡点了点头,又问,“狡捷过猿猱中,‘犭+交’的‘狡’呢?”
有三个人举手,但李凡并未提问,点了下头接着问:“‘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中的‘羞’呢?‘兵旱相乘,天下大屈’中的‘屈’呢……“
连续问了一些后,95的人是处在懵逼状态的,毕竟,通假字谁研究它啊,就算上学时候学的那几个,也早忘光了。别说他们了,就是三位专家学识凑在一起,李凡说的几个通假字也叫不全。
鉴定能力的高低,涉及到了文学、历史、考古、材料学、艺术、风俗等诸多领域,但你要想各方面学识都掌握透彻,你哪有那么多精力?
李凡道:“大家看到了,在座150名对古玩文物感兴趣的朋友,真掌握通假字的屈指可数。而且,这个驩字的通假字用法很生僻,即便在这一行里,也是极少见到。”
吴龙摇头:“不然吧?既然存在,这个你怎么确定只有你知道,造假者不了解这个“驩”字呢?”
你妹,抬杠!
李凡也就是不知道这三位中有两位不了解这个“驩”字的极生僻的历史,否则直接问他们一句你们知道么?他们直接就歇菜。专家不知道,结果造假者知道,你们专家的水平也不行啊!
李凡抿了下嘴唇,得浪费口舌了,“好,单这个’驩’字,我细细地告诉现场观众朋友们,凭什么我单这一个字,就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
之前我说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