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负责技术方面的副厂长。 90年代是营销年代,负责技术的管理层远不如负责市场的管理层权利大,并不是谁都像姜万孟那么顽固执迷于技术研究,也很少有人如熊白洲这样看中技术人才,愿意给他们开出高薪。 “陶与善这样的人,可能也就是现在的国企有胆子说下岗就下岗,放在20年以后不知道多少企业会抢破头。”熊白洲叹一口气,心里有点为二五八无线电厂的决定感到可惜,而且无线电频谱作为信息通信的主要载体,一直都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 如果陶与善思想觉悟差一点,兜售厂里的重要研究机密,相信很多国外势力都会感兴趣的。 这时,陶与善带着女儿出来了,看到赵宁岱帮忙打扫了垃圾,面上很不好意思。 熊白洲递过去一根烟:“陶厂长履历丰富,有技术又懂管理,真是难得。” 熊白洲既然是学生家长,按照雇佣关系来说,这就是陶与善家里的“财神”了。 面对“财神”善意的交谈,陶与善肯定不会冷着脸,接过烟沉声说道:“陶厂长是以前的称呼了,现在我是无业游民。” 陶与善声音很洪亮,中气十足,不过罗清在旁边听了,冷哼一声。 陶与善听到这声冷哼,眉毛就倒竖起来,要不是家里有客人,没准两人又要吵起来。 赵宁岱蹙着眉头看向熊白洲,大概的意思是这个人脾气不太好,她觉得不合适。 熊白洲的意见却正好相反,爱声电子厂现在是草创初期,但自己又要关注其他几个企业的发展,只能把日常的研发生产交给某个人负责。 到时候厂里既有研发人员,又有操作工人,还有后勤服务,要最快速度的把这些素质参齐不齐,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理顺压服,陶与善这个性格还是很有优势的。 性格也是熊白洲关注的一个重点。 “陶厂长在行业内资源应该不少吧,怎么不自己开一家工厂?”顺着刚才的话风,熊白洲不经意的问道。 “开厂需要资金、场地、人员,我的人际关系不够。”陶与善倒也耿直,再加上这是和“学生家长”的交流。 “怎么会,开一个录音机工厂能要多大成本?”熊白洲绕了一个圈子。 “录音机这玩意很快就要被淘汰,市场额度也有限,成本多少都不能做。”陶与善对这些电子产品很熟悉,脱口而出。 “嗯。”熊白洲点点头:“那现在做什么电子产品比较赚钱?” 陶与善想了想:“电视机其实不错,现在国内的彩电大厂都有好几条稳定的进口生产线,市场接受度也高。” 熊白洲一脸笑容:“说起电视机,我就想起了VCD,这个机器能随意的暂停和播放电影,画质也清晰还没有广告,我觉得VCD电子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