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什么人物来找你。
一开始的初衷就是觉得自己有戏演,可以靠演戏去生存有饭吃,这是最基础的。
再之后,对角色的选择,无非就是哪个好像喜欢一点,哪个好像靠近自己一点,更容易去塑造,去接这种类型的片子。
因为在这种适合自己,契合自己的角色和剧本当中,你去演起来,你所感受到的东西,可能会更多。
当然了,国内的现状,原创剧本的风险,没有哪家影视公司愿意轻易出手,对于演员来说,很多时候,只能是在烂片中选一选;
作为一个演员,谁不想去演国王的演讲、至暗时刻这样的剧本啊?
但是对于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来说,轮得到你吗?
能开工就不错了,你得养家糊口,还要保持状态、刷存在感,所以大多数时候只能在烂剧A和烂剧B中选一个不那么让自己恶心的;
在中国,剧本创作其实是一个小范围的政治斗争。
在拍成电影前,剧本没有绝对好坏。而且圈内也都尊重一个观点,好剧本是反复修改推翻得到的精华。
很多在市面上看到的电影剧本大体都经过了几十版的修改、否定,才定稿拍摄的。
那为什么还会有那么脑残的剧本拍出来?
首先要普及一个概念,叫小范围智慧。
剧本的创作过程中,是妥协了导演,投资人,制片人,编剧,演员,广告商,各部门主创各方面意见的一个文学产物。
因为剧本没有绝对好坏,所以谁都可以提不负责任的意见。有些时候编剧不得不综合这些硬性的条件来创作剧本。
当达到了大家都觉得还行的时候,很多剧本中闪光的点大概率都会磨平了。
这个文学剧本就是小范围智慧创作出来的剧本,但很有意思的是,再来一个其他的没有接触过这个剧本的第三人看过这个剧本后,他100%又会提出他的观点跟看法。
很有可能他就会觉得这个剧本超级烂,把之前团队反复讨论的结果给都否定了。这个就是剧本创作中避免不了第三人差异;
团队创作就避免了很多类似的问题,所以孟轻舟一直要求万重山扩大编剧部的编制;
有的时候,艺术创作,确实需要多人的思想火花的碰撞,挂壁当然除外了;
“大叔,明天真要去和周东雨对剧本啊,我还以为《七月与安生》要下半年才拍呢!”
小丫头在《西游降魔篇》中的表现中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