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黄昏。
在抗住秦军两天猛攻后,楚军终于在运粮甬道站稳了脚跟,而章邯在审时度势后,战略性的选择了后退。
这一战。
对秦楚而言,都是硬战。
章邯从濮阳一战之后,就没有再将楚军放在眼中,而项羽这犹如惊雷劈大地般的杀出,却是让其感到震骇。
五万楚军,硬生生击退了十几万秦军。
强悍的战斗力令人啧舌。
在深思熟虑之后,章邯选择退兵。
楚军毫无征兆的杀出,已经打乱了他的计划。
继续在甬道处僵持,对大局没有任何益处,他需要退兵,以便重新正视局面,进而拟定新的作战计划。
同时。
在章邯看来,楚军来势汹汹,目的就是为了断粮道。
如今得手,楚军一定会牢牢守住这条得来不易的甬道,以便拖住、饿死王离部队,想要夺回,势必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他不愿大军消耗在无休止的争抢甬道上。
他更愿意毕其功于一役!
现在楚军势盛,他可以故技重施,如当年灭项梁一样,先退兵以示弱,再整合强军,乘其不备,迅猛出击,彻底灭掉这股楚国残余,进而收回甬道。
他需要时间。
而楚军占据甬道,却给了他时间。
按正常的兵法思维,随着秦军退去,楚军的声势必然大振,其他观望的诸侯也定会蠢蠢欲动,接下来六国联军会拼死守住优势,以等到王离部队因为缺粮而自溃。
历史上断粮道之所以关键,无外乎是断粮之后,大军会陷入粮食危机,从而导致军心涣散,不战自溃,纵观历史,所有断粮道成功的一方,无一例外都采取了守势。
在章邯看来,楚军同样会采取守势。
而且。
他出身少府。
对王离军拥有的粮食了如指掌,自认王离军短时间都不会陷入缺粮危机。
于是。
章邯退了!
运粮甬道处,项羽浑身浴血。
他持戟而立。
望着秦军如潮水般的退去,眼中充满了凌厉和恣意。
这次。
他胜了,章邯败了!
不过,这不够。
远远不够!
他要的绝不仅仅是战退秦军,他要的是战败秦军,甚至是灭掉秦军。
至于这里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