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哇!”
汤师傅实在太高兴了,嘴中不断高呼,挥舞着手中的试读稿。
“汤师傅……”
弟子们都被他这样子吓到了。
汤师傅看着众人激动道:“我们来这扬州也有半年了。几个月前,扬州七省商团文印处得知老夫在此,便邀请老夫成为他们的试读之人,这段时间也看了一些书,可都没什么意思,不过泛泛而……可这本少年包青天,却让老夫眼前一亮!看第一篇时,老夫就很是震惊了,可看到这第二篇,实在是忍不住让人深感佩服,拍案惊奇!”
“老夫汤显祖这一生看过无数书稿剧本,早已对别人所写的东西没了期待,可是看了这两本少年包青天,却让老夫这半只脚都迈入了坟墓的老家伙,恨自己生得早呀,多想看看这少年包青天以后还有什么样的故事!”
“而这故事在老夫看来,极为适合改编为剧本演绎给老百姓看,老百姓定然会为此而感到惊奇的!老夫甚至迫不及待的想去七省商团文印处,看能不能把这书改编成剧本!”
其他人面面相觑。
“汤师傅,一本小说而已,有这么好看吗?”
“连汤师傅都觉得好看,必然有其可取之处。”
“汤师傅,把你这本书给我们也看一看呗,我们倒想看看这本书到底有何神奇的地方!”
……
少年包青天第二篇从记录完毕到印制初稿的时间是第一篇的一半。
但是。
反响比第一篇还要好!
或许是因为血祭坛的故事更贴近老百姓生活,尤其是不少试读之人都有在书院私塾学习的经历,更能让人感同身受。
上一次给胡天洲好评的信件不过三四十封,这一次却多达七八十封,甚至让他看都看不过来了。
即使这几日,张三有时在文印处挖苦胡天洲,也没有人像以前那样再搭理他了。
文印处编纂能写出这等小说,不少人惊掉了下巴,就连其他编纂也对胡天洲多了几分佩服。
这天下午。
胡天洲完成了少年包青天第三篇的诉说,和两名书生检查了好了文案,准备离开。
刚出门。
胡天洲听到了拐角处几个人小声的议论声。
“不得了啊!”
“怎么了?”
“你没发现今天来扬州分馆的人更多了吗?其中不少人都是嚷着要见那个少年包青天的作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