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麴义所说,若非当年孔融借高密屯兵,此时麴义尚不知身在何处,是何局面,况且即使在孔融离开北海之后,亦凭其人脉为麴义推荐数位贤士加入,恩情至矣!
包括这次求取征东将军,若非孔融私下联络大臣集体发声,能否成功更不得而知。
麴义重情,知恩图报,故听到孔融有事相求,亦不问何事,直接表态必全力相助。
孔融微笑的看着麴义,眼中满是欣慰,缓缓开口说道:“朝纲不振,天下分崩,今濮阳看似一片祥和,实则处处危机。
朝堂之上明争暗斗,稍有不慎便可万劫不复,老夫虽不愿参与其中,但有些事天性使然,在所难免。
故不为自己,亦要为家人谋,老夫年岁已高,看淡生死,但膝下尚有一子一女皆为稚童,虽心中不忍,亦不想将来受到牵连,故希望将二子送至北海,望将军照顾保全!”
孔融说完对麴义恭恭敬敬一拜。
此时的孔融完全没有大儒的架势,而是一位十足的父亲。
历史上孔融数次忤怒曹操,最终被曹操指使他人以欲图不轨,谤议朝廷之名杀害,并祸及家人。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便是其小女所言,令人侧目。
麴义知道孔融刚直不阿,宁折不曲,故想借机劝其举家迁回北海,但情知孔融不能同意,故郑重回道:“府君放心,待二子到时必养于府中,由拙荆照顾,并亲求根矩先生辅导成才!”
根矩便是邴原,麴义任命为北海相。
邴原亦是当代大儒,与管宁等人齐名,亦与孔融交好,故由其教导正为合适。
孔融对于麴义的话深信不疑,对于麴义的安排亦大为感动,谢道:“如此,老夫便待二子谢过将军!”
麴义看着孔融,想到其历史上的结局,终是未能忍住,说道:“府君亦要保重,若有不如意之处可来北海,必扫榻相迎!”
孔融拱手笑而不语……
孔融在北海盘桓数日,期间与几位老友品评时政,把酒言欢,仿佛又回到当初做北海相之时。
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孔融身为天使需要返回复命,故不能久留,麴义引众人出城相送,依依惜别。
只此一去,山高水隔,不知何年再能相见,亦不知能否再见!
麴义受封征东将军的消息传出,反应最大的便是曹操与袁术。
曹操拿着董承派人送来的书信,来来回回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