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沙发的客户,按照约定在第二天走进了家具厂,杨柳方把他请进接待室,拿出昨晚画好的图纸,虽然只是简单的铅笔画,但已经能看出这两套沙发的轮廓。结合注释,基本上在脑海中就有其完整的形状。一共两套图纸,中式沙发浑厚端庄,欧式沙发精致华贵,客户都非常喜欢。最终由于价格原因,客户定下来一套中式的。
“老板,这套沙发三个月我才能交货给您。”
“那么长时间?”
“嗯,赶一赶两个月可以完成的,但这期间我要回趟老家,办理身份证,这个耽误不得。如果您着急用,可以去西州城购买。”
“费用多少钱?”
“这一套下来2500。包工包料。”
“喔,那我还是等你吧。”
“行,那您交个定金吧,我开始准备木料。”
杨柳方紧赶慢赶终于在6月20号完成了旧课桌椅的翻新改造,已经等不及工人们打磨喷漆,他就把所有的事情给阿福和石头村长交代好,自己回温州办理身份证去了。
由于温州和西州还未直通火车,他只能在张锋的帮助下,买上了回杭州的火车票。六七月间天气正热的时候,也很少有人乘没有空调的绿皮车去外地,所以票还算好买。
两天两夜,百无聊赖的杨柳方在火车上睡到头昏脑胀,终于经过一路的跋山涉水到了杭州火车站。他提着一个大旅行包,出了这座日式建筑大厅,迅速被湿热的空气所包围。回首望去,一切是那么的熟悉,他就是从这里出发开启自己的西州筑梦之旅的,一幕一幕仿佛还在昨天。
因为提得有行李,杨柳方叫了一辆黄鱼车,拉自己去武林门长途站。付完钱走进长途站售票厅,一打问,去往温州的票只有第二天的了。出发前,李桐福就告诉他,由于温州外出做生意的人多,从杭州去往温州的汽车票十分难买,如果买不到的话,只能从黄牛手中买高价票。
“黄牛?”杨柳方不解,“黄牛还能卖票?”
“就是票贩子。”
“喔,我怎么联系他们。”
“在站里等,有退票最好,没退票你在车站转悠,就会有人主动和你搭讪。”
“我知道了,阿哥。”
杨柳方拎着行李包,在售票厅门口徘徊,不一会儿就有一个长相清秀的小伙子,走到他跟前,低声问:“要票吗?温州的。”
“要啊,多少钱?”
“一百,下午四点的。”
“那么贵,我刚窗口问不是34.6吗?”
“那不是没票吗?”
“能优惠不?”
“这样吧,95,不能再少了。”
“好吧,但我要看看票是不是真的。”杨柳方多了个心眼儿。
“保证真的啦,放心吧。”
“那不行,如果不能确定我买他做什么呢?”
“行行,我带你去窗口核验。”
到了窗口,售票员看完确定票是真的,杨柳方才付款。拿到票,杨柳方看离发车时间还很长,就拎着行李包走出车站,到门口去找吃的,他清楚地记得门口的油条摊位,不知道这个时间是否开着。
杨柳方走出来,在车站门口的左手边,果然看到了那对卖油条的夫妻店主正在店门口招徕客人。他走上前去买了两根油条,要了一碗胡辣汤,在他们忙碌着给自己盛汤炸油条的当口,杨柳方问起了帮助自己的河南师傅。
“老板,我给您打问一个人。”
“喔。什么人?你说。”
“去年的八九月份,有一个河南的货车司机,带了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过来,他在这里给那个男孩买了几根油条,您还有印象没?”
“河南司机?”油条摊主想了想,摇了摇头说:“没印象了。这里人来人往的,每天客流几十万人,真记不住。”
“喔,没事儿,谢谢您。”
杨柳方吃完油条和胡辣汤,走出店铺,就被几个推销商品的人给围了上来。
“老板,皮鞋要不?真皮的,出口转内销。”杨柳方听着这熟悉的介绍,有点哑然。他想起了李桐福带他卖鞋时的那些狼狈相。
“对不起,不用了,去年我和你一样,也在这里卖鞋。”
“那还不来一双,都是同行。”
“同行嘛!我买你一双,你是不是也要买我一双呢。所以两下扯平吧,麻烦您在问问其他人。”杨柳方说着向前走。还没走多远被一个卖电动玩具的商贩儿跟了上来。
“老板,出差回来哟?给孩子带个礼物吧。各种玩具都有。”
“谢谢,不用了,我都没结婚,哪来的孩子呀。”
本想溜达溜达的杨柳方,一路上尽被这些小商贩打扰,杨柳方不厌其烦。突然有一种“应该让工商来抓他们,太乱了”的想法。索性掉头回车站吧,到了候车大厅,他花3毛钱买了一份儿《人民日报》,席地而坐开始翻看。头版头条就是《首都百万余军民义务植树》,看来自己让石头村长栽树是栽对了,和国家的政策保持了一致。
一份报纸一字不落的看完,已经三点半了。到了登车的时间,车站候车室内人越来越多,尽管有四台大风扇拼命地在头顶旋转,汗臭味和人的气息依然充斥着整个大厅,偶尔还有孩子的哭声,大人的斥骂声。
杨柳方在下午4:00点准时坐上了开往温州的大巴车,这趟车要早晨五点才能抵达温州,车上坐得满满的,通道里都有坐小板凳的乘客。杨柳方坐在一个靠窗的座位上,他打开玻璃,汽车行驶带来的风吹着面孔,他畅快地呼吸着家乡久违的空气,渐渐的有点醉了。
抵达温州之后,他没出站,也没买乐清的票,而是在站内直接买了回杨市镇小巴票。又是一上午的颠簸,抵达杨市镇。这是多熟悉的镇子呀,他在这里读书,往这里送木框架......但下车后自己却有点陌生,变化太大了,各类低压电器批发的工厂和店铺林立,鞋服店铺也是琳琅满目,在湿热的带着咸味的空气包围下,这里的人们是那么的忙碌,忙得没人在意他这个离乡将近一年的游子。
“尼和(你好)。去哪里?乘摩的吗?”听着家乡话,杨柳放倍感亲切。
“尼和(你好),走,回柳南村。”
“柳南10元。”
“不都是8元吗?”
“好吧,8元也走。”杨柳方坐了上去,摩托车载着他风驰电掣,直奔柳南村。
近乡情怯,依旧是熟悉的村子,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子缓慢的流淌,微风吹过,波光粼粼。河边的垂柳迎风飘扬,似在召唤他这个离乡的人,他回来了。
到了家门口,一切还未变,他习惯性地伸手推门。
“你找谁?”
“阿妈。”
“阿方,我的儿!你可想死我了。老头子,阿方回来了。”杨母三步并作两步地朝门口扑了过来,杨父也随后跟出来。杨母打开门,搬着杨柳方的胳膊仔细看着。
“哎哟,头发怎么留那么长。唉,这手,怎么那么多口子......”母亲絮絮叨叨,杨流方鼻子一酸,差点流泪,强颜欢笑,说:“阿妈,没事,挺好的。在厂里干活磕磕碰碰的难免。”
“阿爸,你身体好吗?”
“好好,你回来啥都好。”杨父有点语无伦次。
“听阿福说,你开了工厂了?顺利吗?”
“是的,阿妈,顺利,挺顺利的,现在扩大了,有十多个工人,活都干不完。”
“喔,那就好,我就说我阿方是个有出息的。这个杨柳根......”杨母顿觉失言,赶快岔开话题。“快进来,阿妈给你做好吃的。”
杨母一边擦着眼泪,一边拉着杨柳方向堂屋走,杨父则接过杨柳方的行李包,在后面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