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范文程漏算了一点,那就是大明历代在古北口的投入。
作为京城的北方门户,古北口历来都是明军防守北方的重镇,城高且厚,又有数量不菲的火炮,建奴若是想从古北口出关,其实并不比原路撤回容易。
第二日,建奴抛弃了辎重和俘虏,向着密云方向全力行军。
这把后边的明军给弄糊涂了,张之极对宰塞和巩永固说道:“建这是什么意思?不抓紧出关,怎么向西边去了?”
巩永固大喊一声,让人取出舆图,仔细的看了看,然后沉声说道:“他们很有可能是要经古北口出关。”
“古北口?”
周围几人同时向舆图上看去。
巩永固忙是对张之极说道:“你马上派人向古北口示警,另外再给京城和宣府报信!”
“末将遵命!”
宰塞问道:“那现在我们怎么办?”
巩永固略一思索,说道:“留下些人,驻守遵化,我们去追!”
“好!”
明军也跟着建奴开始向西边移动起来。
三天之后,建奴的大军抵达了古北口下。
看着高大的城墙,多尔衮皱起了眉头。
多铎气急败坏的将范文程从马上拉了下来,怒声骂道:“你个狗奴才!这就是你说的古北口?你给爷说说,得怎么出去?”
范文程毕竟以前只是辽地的一名秀才,根本就不知道大明在北方长城投入了多少的人力物力。
没有经过实地考察,就轻言古北口比喜峰口防守更薄弱,这是犯了兵家大忌。
哆哆嗦嗦的来到多尔衮的马前,直接跪倒说道;“大汗,奴才……奴才……”
多尔衮再好的脾气,此刻也忍不住了。
挥起马鞭就抽在了范文程的身上。
此时面色有些苍白的代善,开口劝道:“大汗,还是想想怎么出去吧。”
济尔哈朗也是从后边骑马赶来,看着面前的古北口,对多尔衮说道:“大汗,马上离开这里,从其他地方出关!”
多尔衮又看了一眼古北口,然后吩咐道:“先去密云,休整一日,明天出发去三屯营!”
一直远远吊在建奴后方的宰塞和巩永固两人,在接到斥候的探报之后,立即下令给建奴让路。
自己这点人马可万万不敢与建奴野战。
多铎却是不惯明军这毛病,带着麾下的镶白旗和一部分的正白旗,就向着明军杀来。
宰塞和巩永固被吓了一跳,忙是率军后撤。
直到拉开安全距离,巩永固才心有余悸的说道:“这建奴是什么意思?不去攻城,追着我们不放?”
宰塞也是后怕不已,自己等人若是被建奴给咬上,那恐怕就是全军覆灭的下场了。
派出的斥候,回来禀报说建奴并未攻城而是向密云而去。
这下子两人弄不明白建奴的路数了。
难道是要再次兵围京城?
不敢耽搁,马上派人回去示警。
自己等人更是派出大量的斥候,严密监视建奴的动向。
一直到第二日,建奴大军终于又动了起来。
只是还是没有向古北口进攻,而是再次折返了回来。
这次两人不敢再距离建奴太近了,只是远远的吊着。
直到看着建奴再次在三屯营扎营,两人也没想明白建奴到底是要做什么?
这时在京城的朱由检正趴在一幅巨大的舆图上,将建奴的路线一一标记下来。
也是有些糊涂了,这建奴就像是没头苍蝇一般的在北直隶乱转,根本就猜不透他们下一步的动向。
既然想不明白,那干脆就不想了,下旨各地严防死守,不得给建奴任何机会,朱由检也就不管了。
-------------------------------------
南直隶,南京城,一处环境优美的园林中。
一群人正聚在一起,为首的赫然正是江南最大的几家士绅。
作为曾经官职最高的侯家家主侯恂,自然是当仁不让的坐在首位。
坐在下首的一人,看着他问道:“侯大人,对京里传来的消息,您怎么看?”
侯恂捋着胡须,不急不躁的说道:“安心,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建奴现在还不是大明的对手。”
“那怎么会让建奴将京城给围了呢?”
“不是已经有人建议让陛下迁都了吗?”
“可得了吧,提请迁都的那个御史,现在坟头上的草都三尺高了。”
听着在座几人的议论,侯恂轻咳了一声,说道:“陛下是不会迁都的!”
一名士绅不解的问道:“为何?”
“你以为陛下不知道江南现在的情况?你们以为陛下为什么疏远朝堂上的东林诸公?”
“难道陛下要对江南动手?”
郑家的家主问道。
侯恂幽幽的的说道:“很快,陛下的京营就会南下了。”
在座的几人尽皆起身,惊骇的看着侯恂。
其中一人忙是问道:“侯大人,你是不是听到什么消息了?”
侯恂像看傻子一样的看着那人,说道:“周岐和牧斋公直到现在没有消息,老夫以为,应当是被厂卫给密捕了。”
“不可能!若是被朝廷抓了,怎么会一点消息都传不出来?”
“现在的厂卫被陛下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可以说是针扎不进,水泼不进,怎么会有消息传来?”
“若是真的被抓了,那我们……”
“所以,老夫才说朝廷的大军很快就会南下!”
郑家家主冷哼一声说道:“哼!就算是大军南下又如何?这江南终究是我们的江南。”
听到这句狂妄至极的话,一直没有作声的方孔炤起身说道:“诸位!道不同,不相为谋,方某还有事,就先告退了!”
说完,也不理会惊异的众人,抬腿就向院外走去。
侯恂只是看着他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郑家的郑通却是当即就骂了出来“你还想着朝廷会起复你吗?什么东西?”
听到有人带头,其余几人也是纷纷开口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