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启七年,腊月二十三。
紫禁城,太和殿。
今天是小年,朱由检破天荒的召开了朝会,因为从今天开始,朝中的各个衙门开始封笔,不再处理公务。
朱由检特地把在京的文武官员全部召集起来,想要开一个年终总结会议。
待众人站定以后,朱由检开口道:
“今日之所以召大家伙儿过来,是因为朕有几件事想与诸位商议。
第一,天启七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这一年大家干的怎么样,咱们今天就总结一下。
第二,明年就是崇祯元年了,诸位爱卿对明年是不是有什么规划?
第三,朕打算年后,就在承天门外,修建一座大明英烈祠,祭祀为大明战死的英烈们,至于具体的礼仪规制,礼部,今天务必拿出一个章程出来。”
朱由检看着殿中的众人,见没有一人说话,只好点名道:“首辅,你先说说吧,先对天启七年做一个总结。”
温体仁此刻的心里也是满腹怨言,自己才当了不到一个月的首辅,皇上就让自己对天启七年做总结,真是……
但是没办法,既然已经被点名,只好硬着头皮站出来数道:“启奏陛下,自陛下登基以来,先是建奴南下,爆发锦州之战,幸赖陛下英明神武,前线将士用命,将建奴击退,并斩杀奴酋皇太极。
而后,陛下铲除阉党,还大明朗朗乾坤。
又,山西……”
温体仁洋洋洒洒的说了近半个时辰,朱由检又接着说道:“那首辅再说说明年的规划吧。”
温体仁道:“臣姑且言之,陛下姑且听之。”
朱由检说道:“首辅尽管说来。”
温体仁继续说道:“启奏陛下,臣窃以为明年朝廷有以下两件事需要去做。
第一,应当继续加大对辽东的兵力投入,在时机适宜的时候,可以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向北蚕食后金的土地,压缩后金的生存空间。
第二,就是陛下曾言,关于组建水师的事,朝廷及地方应当抓紧招募能工巧匠,建造战船,招募水手。”
温体仁说完。
朱由检向众人问到:“还有吗?”
见没人说话,朱由检继续点名道:“礼部!明年就是崇祯元年了,春闱的事准备的如何了?”
周延儒万万没想到陛下会点自己的名字,但还是出班说道:“启奏陛下,春闱之事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现在就是主考的位置尚未确定,还需陛下圣裁。”
朱由检听完,奇怪的说道:“朕先前不是让内阁……哦,朕险些忘了,内阁换人了。”
文武百官听见朱由检后面那句话,险些喷出血来。
您这皇帝当的,就连内阁换人这么大的事,您都能忘?是不是就记着后宫那点事呢?
朱由检自然不知道众臣们的想法,继续说道:“一事不烦二主,主考官就由你来吧,但是!真有两点要求。
第一,适当增加关于民生的一些策论,身为大明的官员,不能对民间之事两眼一抹黑,更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唰!
一些东林党人的目光瞬间看向站在温体仁身后的韩爌。
却见韩爌,两眼微闭,像是没听到一般。
底下众人的动作,自然瞒不过朱由检,但是朱由检却混不在意,继续说道:“第二,增加《大明律》所占的比重,身为朕的臣子,如果对国朝的法令一知半解的,那还这么替朕牧民?”
“好了,关于春闱朕就说着两点,内阁会同礼部去办吧。”
内阁诸臣一听竟然还有自己的事,顿时心里满是腹诽。
“对了!朕再说一件事,内阁下旨,让各地藩王年后入京。”
内阁诸臣和满朝文武顿时满是惊讶之色。
好端端的,陛下让各地藩王入京做什么?
温体仁出班问道:“敢问陛下,不知此次召各位藩王入京是以何名目?”
“祭祖!”
这下子满朝文武更是感到奇怪起来,都是年前祭祖,哪有年后祭祖的?
朱由检却是不管那些,对殿中的众臣继续说道;
“朕再说几句。
第一,户部要在年前把明年一年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列一个大概出来,看看能不能做到收支平衡,如果不能,那就看看哪些是必须花的,哪些是可以不花的,这样也不至于国库年年亏空。
第二,吏部,年后组织京察,看看哪些官员政绩斐然,哪些官员庸碌无为,又有哪些官员尸位素餐!年前列个章程出来,报于朕知。
第三,兵部,核查各地卫所的在役情况,清查全国武备,朕要知道我大明还有多少可战之兵。这就是兵部明年最重要的事!
第四,刑部,为何朕到现在还没有收到你们关于天启七年的死刑复核文书?年前必须报朕!
第五,工部,年后就要把西山的房舍尽快的建起来,同时对于天下河道的疏通,要加大力度,西北的赈灾事宜,工部也要尽力配合。
好了,朕就只有这些要求,诸卿可还有要补充的?”
朱由检说完,扫了文武百官一眼,然后说道:“没有的话,就退朝吧!”
“臣等恭送陛下!”
此刻的文武百官心里都在想,终于把这位爷送走了,这是明摆着不让大伙儿过个好年了。
出了紫禁城,各个部堂的人在自家尚书的带领下,来到各自的值房,开始准备朱由检要的东西。
其中工部的官员最是舒服,他们年前没什么事,陛下安排的全是年后才动工的,再者,自家尚书至今没有到任,大家何不开开心心的回家过年。
退朝之后的朱由检直接来到坤宁宫。
同时让人去请皇嫂张嫣、德妃阎嫚儿和淑妃田秀英。
这是自己来到这个世界过的第一个小年,朱由检决定好好的聚一聚,来年,可能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