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阎应元带着李二狗和十几名锦衣卫来到了李掌柜的布庄。
满脸是伤的李掌柜看见李二狗带着一大群锦衣卫,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硬着头皮,李掌柜走上前来说道;“这位大人,不知……不知……”
阎应元见李掌柜有些紧张,连忙笑着说道;“李掌柜,不要害怕,前日那个女子是舍妹,我叫阎应元。”
闻言,李掌柜顿时放下心来,连忙说道:“原来是恩公,不知恩公此来……”
阎应元对掌柜的说道:“李掌柜,咱们进去说,如何?”
“对,对,恩公,这边请。”
李掌柜的说着请阎应元进到店里面。
阎应元转头对外面的锦衣卫说道:“你们去街面上转一转吧。”
又对旁边看热闹的人群说道;“你们也可以进来听听。”
人群中又胆子大的见不像是祸事,也就跟着进来了。
阎应元进店之后对李掌柜问道;“李掌柜,生意怎么样?这几天还有人来找麻烦吗?”
李掌柜的忙说道:“生意还过得去,就是……”
说着看了一眼李二狗。
李二狗顿时脸上有些挂不住,急忙说道;“李掌柜,那天确实是我不对,我都赔给你银子了,再者说了,这条街上谁不都得交银子吗?”
阎应元瞪了李二狗一眼。
李二狗连忙止住了话头。
阎应元看着李掌柜的接着问道;“李掌柜的,他说的是真的吗?所有的商铺都要向他们交银子?”
李掌柜叹了口气说道;“恩公有所不知,那些有后台的大商贾们还好,像我们这种没关系,没背景的小商贩,每月都要拿出大半的利润来打点。
其实不只是李……李小哥他们,还有顺天府、武城兵马司,便是一些会门也会时常上门讨要。
这些人没有任何一个是我们敢得罪的。”
周围的众人大部分也都是附近的商贾,闻言亦是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
阎应元听完这些人的抱怨,对李掌柜和周边的几人说道:
“若是锦衣卫派人每日在街上巡逻,保护大家的安全呢?
若是有人向你们行敲诈勒索之事,皆交由锦衣卫处理,你们愿意吗?”
李掌柜和其他几家商铺的掌柜听完阎应元的话,顿时喜不自胜。
李掌柜连忙对阎应元说道;“恩公,您说的都是真的?”
阎应元喝了一口茶,对李掌柜的说道:“自然是真的。”
“那不知,需要我们做什么?”李掌柜有些迟疑的问道。
“每月拿出纯利的一成当做城市管理费,上交锦衣卫。”
阎应元见时机也差不多了,直接对众人说道。
李掌柜他们一听,脸上露出果然如此的神情。
人群中一个人问道;“我们为什么要相信你?你要是收了银子不办事,我们能怎么办?”
“是呀。”
“胡掌柜说的对。”
众人顿时议论纷纷。
“砰砰砰。”
阎应元拍了拍桌子,朗声说道;“本官,乃是陛下亲自任命的锦衣卫指挥佥事,专门负责京城治安,到底能不能办事,你们可以拭目以待。”
李掌柜这时候起身说道;“恩公,我信你。”
说着回到柜里,拿出大约二两银子,交给阎应元。
并开口说道;“恩公,我上个月的纯利有十多两,就按二十两算,这是二两银子,您收好。”
阎应元伸手接过,递给旁边的王书吏。
王书吏接过银子,拿出一本账簿,在账簿上写道;“某月,某日,收昌盛泰布庄李掌柜管理银二两,编号零壹。”
登记造册之后,王书吏又从李二狗身后的包袱里,拿出一个小木牌和一个竹哨递给李掌柜。
并对李掌柜说道;“李掌柜,如果有人胆敢来店里闹事,就吹响哨子,或者是去大街上召唤锦衣卫过来即刻,剩下的事他们会处理。”
李掌柜看着手里的牌子和哨子,哨子还好,只是普通的竹哨。
却见牌子正面刻着“锦衣卫城市管理司”几个大字,底下刻着“京,零壹”的字样。
牌子背面则刻着锦衣卫的一把绣春刀。
旁边的几位掌柜见竟然还有一个牌子,也纷纷凑了过来,围在李掌柜的身边。
李掌柜将牌子递给那名胡掌柜,转头对阎应元问道;“恩公,如果我下个月不再缴纳这个什么管理费,那这个牌子……?”
阎应元微微一笑说道;“锦衣卫会上门收回这块牌子。”
“好!那我就试试!”
李掌柜一咬牙说道。
毕竟这位阎大人的妹妹前日救了自己,而且这银子也不是自己的,就试试吧,万一管用呢?
这时另外几名掌柜,也纷纷围着王书吏打听牌子的事。
当听到王书吏说需要看自己家账簿,才能确定需要叫多少银子。
这些掌柜的开始把书吏往自家店铺里拉。
甚至有脚快的,已经把自家的账簿拿了过来。
阎应元见事情进展的这么顺利,心里虽说很是高兴,但是对众人说道;
“还是由我们挨家挨户的办理吧,大家不要在这里打扰李掌柜做生意了。”
众人一听,也是这个理,便纷纷散去了,只是临走时都向王书吏不断的重复自家店铺的名号,让王书吏尽快给自己办理。
直到一个时辰后,王书吏才办理完最后一家。
这期间阎应元就坐在一处茶摊前,看着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
见王书吏从一家商铺中走出来,连忙招呼他过来坐下。
给王书吏到了一杯茶,然后问道;“如何了?办了几家?”
王书吏先是将茶一饮而尽,然后才开口说道;“办了七家,主要是查账太费功夫了。”
阎应元又把茶给他满上,说道:“先歇息歇息吧。过了近日,本官会再招募人手的。”
到了下午,收取管理费的事情变得不顺利起来。
其实这才是正常的,上午的时候之所以那么顺利,那是因为李掌故的示范作用,没有了带头的,这些平日里向来谨慎的商人们,自是不愿意掏银子。
所以直到天黑,也才看看又收了及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