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诏令、侍从、宣旨、劳问、接纳上奏文表,兼管中书省事务。
实际上除了缺少了决策权,他就是弱化版的中书令。
如果他真有才能,在这个位置上做的好能服众,将来就顺势升迁。
如果只是个嘴炮王,缺少决策权也造不成多大的损失,及时踢出去就可以了。
双方君臣名义已定,态度马上就不一样了。
文易问道:“陈卿以为周先生三人应担任何职?”
陈秀恭敬的回道:“周启乃方正君子,且他最欣赏的还是学政和科举体系,不若让他负责这两项工作。”
文易道:“正好国子监监正空缺,可以让他去试一试。另外两位呢?”
陈秀说道:“听说大王欲重新解读编撰先贤经典,此乃千古大事,不若建一座弘文馆网罗饱学之士负责此事。”
虽然没有直接说答案,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送弘文馆修书去吧。
这个建议文易也非常的喜欢,对那两个墙头草他非常不喜欢。甚至来说,他都能接受有人反对自己,却无法接受墙头草。
这种到死屁股都不肯落地的人,眼下弱小的唐国确实不能重用他们,否则找个机会他们就能把底儿给泄了。
让他们去修书是最好的办法。
如果他们能潜下心好好修书,未来唐国实力强了未尝不能给他们一个机会。
如果他们不好好修书,那就一辈子呆在弘文馆吧。只要不闹着离岛,文易不会对他们下黑手的。
之后文易就让人把另外三个人喊了进来,直接宣布了对他们的认命。
至于曹晖和方昭两人的意见,完全被忽略了。对于他们文易懒得多说什么,且也笃定了他们不敢反抗。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这两位见文易强行给他们安排了工作,都老老实实的接受了。
非但如此,他们还开始羡慕起周启来。负责学政和科举,一个培养人才一个选拔官吏,想想都知道有多恐怖。
不出二十年,官场全是他的学生。
最让他们羡慕的还是陈秀,内阁行走兼中书舍人,一步登天啊。
当然,最开始他们知道陈秀也愿意留下的时候,非常的震惊。后来心中隐隐有些明白了原因,不禁为他的心机感到震惊。
朝廷一次性增添了四个外来人才,两个还身居要职,最高兴的莫过于古义。
经典的解读工作终于可以甩出去了,为了这些书他愁的头发都快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