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单寒暄了一番后,两个人才结束了通话。
秋原悠人把手上的存折塞到床单底下,随后返回书桌前,坐在椅子上,看着窗外不时有人来往的街道,陷入了沉思。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他的目标是让自己能够不流离失所,甚至能够养活自己并立足。目前来看,这一点已经达成了。
但他的需求不是一层不变的,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在满足基本的生理、安全、社交需求后,他的需求,已经变成了被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两个更高层侧的要求。
在他的计划里,为了实现这两点,他必须在文坛这条路上继续前行。
除了实现作品的销量,他还必须为他自己的个人履历添砖加瓦,比如先拿到漫谈社文学赏的金赏,再拿到推理小说协会的新人赏和大赏,最后再获得这个世界霓虹文坛的最高奖项——植村赏。
到这些奖项都实现后,他才能算得上是功成名就,然后就可以考虑他自己的人生问题,比如娶妻生子,比如买个房子定居。
或许到了那个时间段,返回华夏找个不错的大学当老师,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他从没把自己当做过霓虹人看待,骨子里还是向往故土的生活。
不过这些想法可以先放放,目前来看,他还必须在事业上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为了实现这一步,他必须得利用好漫谈社这颗大树,继续和《新小说》形成利益共同体。
他看的很明白,现在文学界的大多数奖项,基本都是被大出版社瓜分一空。
想想也对,只有获奖的书籍才能被读者们知道并大卖,所以所以那些巨头们自然不会轻易放过奖项这块大蛋糕。
小出版社不是说没有可能,只不过几率实在小的可怜罢了,毕竟要人没人,要钱没钱,小胳膊小腿的,哪有能力和那些大出版社扳手腕,
他想了一会儿,发现外面的天色变暗了,街道上的行人也更多了起来,看来是到了下班的时间。
这时,他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
下周一就是他作品的最后一期连载了,话说能卖的怎么样呢?
根据统计课的数据,《新小说》这一切的周最终销量预计大体在14万册左右,离《东京文艺》的15万册相差不远。
但说实话,如果没有什么突发事件的话,想单单靠作品来弥补这1万册的差距,还是有不小难度的,所以他也没抱很大的期望。
但他也没有放在心上,毕竟他相信,只要自己能够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