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疆土为他国无理地抢占,如果不全力相争,他国便会得寸进尺。有学识有才能的大夫,若能通过正确的奋争成为国家的上卿,国家才会强大昌盛。同样有识之士,通过正确的奋争步入仕途,也才能够为国家做出更多的事情。只要各自的奋争何乎于礼,天下也就不会产生动荡,当今天下的纷乱之源不在各有所争,而是违礼之争,人心变恶是因为缺少礼乐教诲。”
讲完了上面的道理,孟子引出自己的观点:“人不可能没有私欲,寡欲也难以做到,所能做到的是克制私欲,使言行和合乎于礼。夏商周三代之礼,虽皆为圣贤所制却并非越补越好,我所以赞成周礼,是因为它最适合治理当今天下,并非小国寡民才为美好。孔子所向往的社会是既太平又昌盛,而绝非清净无为。”
而屈原很好的糅合了两者:“不论是居庙堂之上或者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的时候,奉行的是孔子积极儒世的主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敢于为民请命,敢于杀身成仁。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同归。不管是无为而治,还是垂拱而治,譬如众星拱辰环其所而治之。都是我们处事的方法,有地就有天,有阴就有阳,孟子和庄子你们两位再争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只有各行其道而行了”
在昭碧霞这几日的陪伴中,屈原,屈易出使齐国的任务也圆满结束。
楚威王在他们出使的两日后就班师回朝了留下景翠一队人马在泗水。
屈易派人传信给景翠,告知议和结果,景翠也是松了一口气,随后也令当地的封君留意齐国动向也回郢都了。
屈易,屈原,熊槐,靳尚准备回郢都之前还是拜别了齐王与稷下学宫那日参与辩论的众人。
在学宫内一如当日他们来到稷下的情景,尽管他们是来为楚国当说客的,齐威王还是爱惜屈易,屈原的才华,没有去过多为难他们。
学宫的一角,满目葱茏的绿树下,树下花园蜿蜒,一凉亭坐落花园中央,这里是昭碧霞每日早起读书的地方。她和屈原牵着手并排走着,走着走着屈原拉着昭碧霞停住了脚步。
屈原认真注视着昭碧霞,还是问出了心里一直在期待的问题:“碧霞,你这次不同我一起回郢都?”
昭碧霞面对屈原的问题,也坦然道:“灵均,我来稷下没多久,想再多留些时日,学宫里的先生,同窗还有这么多的贤才不也是灵均所期待的吗?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希望能帮到你,不想你自己面对各种风波,这些你能明白吗?”
看着屈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