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西最有名的,莫过于三山国王。
俗称三王爷。
这是碣西本地民间俗神,然而信仰传播却相当广泛,不止义安一带,甚至桂西、闽地,乃至海峡对岸都有庙宇祭祀。
如今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维系两岸和谐关系的一种纽带。
三山指的是碣西县河婆镇北面的独山、西南面的明山和东面的巾山。
三山国王其实就是山神。
传说隋朝大业年间,此三山出现神迹,遂受到当地百姓祭祀。唐代韩愈被贬为义安刺史,时逢水患不断,民不聊生,于是他便向“三山国王”祈求。结果三天后雨过天晴,韩愈遂尊奉三山为神。至宋代又被皇帝追封为王。
以上或许有编故事的成分在里面,为的就是给自己所信奉的神明,加上正统名分。
不过鉴于三山国王信仰发展脉络相对清晰,加上不具危害性,因此自明清以来,官府多采取默许态度,任其发展。
在如今的义安三府乡村,三山国王一般被当作社神,也叫地头爷,基本是一村一庙。
外地人可能觉得,义安一带封建迷信氛围过于浓厚。
不过义安本地人会觉得,他们首先敬的是祖先,其次才是神明。
而且是秉承实用主义去信仰的。
在义安人心目中,拜归拜,虔诚归虔诚,但人与神之间,本质就是一个公平交易关系,我给你香火供奉,你让我平安发财。
你保佑我,祝我成功,那我便信仰供奉伱。
假如你对我没用,那么抱歉。
鞭打神明、拖着神像在地上跑,扯掉神像胡子头发这种事,在义安还挺常见的。
比如盐灶一带。
“我们那边去庙里拜神祈福,丢圣杯的时候,问年底用一只鸡来还,可不可以保佑我,不行就再加一只鹅,直到扔出圣杯为止,才会满意离去。”
这是陈景乐以前听一个义安的同学说过的。
初听时觉得好笑,但是仔细一想,又觉得颇具为人处世大智慧。
这种与神明的讨价还价的方式,彰显的就是义安人的实用主义。
拜的神明多了,敬畏之心逐渐长存。
据说以前还有两家人闹矛盾,最后闹到三山国王面前的。
“你敢不敢当着三位王爷的面,说你没有做过这种事?”
此话一出,对面顿时不敢应声,最后只得掩面灰溜溜离去。
三山国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