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两人进了营地内,来了两名军师。
一个很老,一个很小。
周瑜观那身穿灰色袍子,发丝垂落两侧,头上束发髻的干净年轻人颇有好感。
这人不光干净利落、面色白净,而且眼中已有深邃之感,唯腹中有谋,博览群书方可现此等气质。
其人身高估计有八尺,容貌清秀穿着得体,嘴角似含笑,双眸有神。
但年纪确实太小了。
如此年纪居然也可在军中为军师。
而另一人更加奇怪,清瘦不说,有枯败之感,脸颊两侧更是仿佛没多少滋润皮肉,紧贴着脸骨,胡须仿佛笔尖毫毛,双目却很有神采。
看似老迈,但实际上精神体魄应当都不错,走路时气息绵长,甚至都感受不到他有何动静。
贾诩过来时,当即微微躬身,对孙策道:“将军久违了,我曾在你十六岁时远远见过一面,如今依旧还记得当年神俊,此风貌遗乃父之雄伟。”
“先生何人!?为何得见?可是我父旧识?”这话说来,孙策当然觉得意外。
自己对这老者是半点影响都没有,概因他从未在江南、江东走动,是以声名才不显。
否则这些年韬光养晦、寻师访友,怎会不知此人面貌?
“哦,并非旧友,当年李儒代董卓向孙坚将军求亲,求的便是以其孙女,嫁将军也。”
“那时候李儒被乱棍轰出军营,回来便说了将军神俊,好在那时未能促成此婚事,否则将军便落了威名了。”
“哦!那学生知道先生是谁了!”周瑜笑着插了句嘴,当即拱手道:“先生恐怕是,当年牛辅军中司马,后为汉室之侯的贾文和,前些年还在张绣军中,被奉为长辈,如今却到了徐君侯的军中为军师。”
“学生周瑜,字公瑾,老家便是庐江舒县人,后叔父到丹阳为太守,故而在丹阳有所学。”
周瑜说出身份后,让孙策的表情稍微变了一下,当年董卓军中谋士,现在虽然为盟,可不知那时候有没有结仇。
怎么是此人来接待,倒不如只让这个年轻谋士来。
“这位小先生,又是何人?我观其气度颇为俊逸,恐怕是大族子弟。”
周瑜抬手而问,对青年人他比较感兴趣,一来是未来更多要交手的便是年轻者,而来此人身姿气度已不凡,但明显年岁并不大。
但年岁不大却可担当重任,要么是身份斐然,要么是才学真的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