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的声音有着真气加持,自然非同一般,不过随着时间过去,也渐渐淡了下去,一众憋了一肚子气的才子们早已经打好了腹稿,准备开喷。
然而,李承乾却根本不给他们机会,又一次开口。
他站在场中,冷眸如电般扫过众人,沉声道:“尔等好称国之栋梁,我且问,边军将士浴血奋战之际,你们可有令其兵甲更利,体魄更强,征伐更盛的能耐?”
这一问,在场之人自然是答不上来的,但在他们看来,兵甲更利乃是工匠之责,体魄更强乃是兵卒自身训练影响,征伐更盛乃是统兵大将之职,与他们何干?
但他们是看过三国演义的,其中被无数文人视作偶像的诸葛亮,绝对满足这三点。
虽然说,那是人物,可他们细细思量一番,身为文人,想要做到这些,虽然难,但也不是没有可能。
他们自然不会承认自己是废物,所这话还当真不好反驳。
话音未落,李承乾又开口问道:“庆国大江年年决堤,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尔等既然自称国之栋梁,可有良策应对?整日流连于诗会?难道便是尔等的报国利民之心?”
有文人有话说了,这决堤之事分明是河运衙门的事情,是朝廷需要考虑的东西,与他们读书人何干?
但这毕竟关乎民生疾苦,哪怕是为了维持自己忧国忧民的形象,他们也绝不会在此事上强作辩驳。
当然,主要是此刻他们根本没有机会辩驳。
一位大宗师级别的武者开口说话,真气流转之间,说上一句声如洪钟,状若雷霆也不为过,他们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哪有开口说话的能力?
倒是二皇子李承泽面色微动,这番话看起来可不像是一位武者能够说得出口的。
李承乾又想起一件事,面色冷了几分,冷声道:“我听说太子在建州,青州等贫瘠之地建了义学,免费为十三岁以下孩童启蒙,开办至今,塾师人数一直未曾招满,都说商人重利轻别离,尔等读书人才当真是凉薄寡义之辈。
除了攀高结贵,一无是处。
说尔等是一群废物,都算是高看了尔等!”
其实这最后一个问题,他多少带点私人恩怨了,不过他话音落下,哪怕已经归于平静,也半晌无人回应。
这当然不是说众人都服了。
这种事情,就算是表面服气,那心里也是绝不服气的。
哪怕当真就是无德无才,不忠不义之人,也绝对不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