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城南四十里,南莱山。
南莱山只是登州城南面的一处不出名的小山,此时却被数百新军将士把守住了上下山的道路,同时不断有一队队的民夫扛着各式各样的物资向山上攀去,很是喧嚣。
此时的南莱山已经变成了一处巨大的工地,如果能够从天空俯瞰的话,就能看到南莱山中有三处巨大的工地,由东向西一字排列着。
李从燕带着吴从汉已经在山腰上的工地住了几日,正在现场指挥这里的修筑事宜。
李从燕如此看中这里,就是因为南莱山的东部山坳里有一处富铁矿,而在南莱山的西麓,还有一处露天煤矿。可以说南莱山天然就是一个建设炼铁厂的上选之地!
“炼铁厂就设在山腰的缓坡上,再调集三百民夫过来,十五日之内要将那里全部平整完毕,基建事宜同时展开,不得延误!”
“喏!”
“另外西麓的煤矿、山坳内的铁矿也要同期建设起来,就用我设计的样式进行,切记要确保通风、防渗水,要保证下井工匠、民夫的安全!”
“喏!”
“还有,马上就要入冬了,民夫和新军将士的御寒衣物要尽快调集到位,木柴、火油等御寒之物也要多多准备。施工期间不能发生冻伤人的事情,更不能出现民夫冻死的情况,否则我必定严惩不贷!”
“喏!”
吴从汉叉手说道:“请主上放心,此事我亲自督办!”
随后李从燕等人来到东部山坳里的铁矿厂所在地,特意查勘了矿井的地点。
经过大唐三百年的积累,此时开矿的百工已经能将开采系统延伸到数十米深的富矿带,利用木立框支撑,在地层深部构筑庞大的地下采场。不过此时矿井的通风还是一个大问题。
于是李从燕借鉴后世的知识,对开矿技术进行了改良,采用竖井、斜井、盲井、平巷联合开采法进行深井开采,利用井口高低不同所产生的气压差形成自然风,以此来解决通风问题。具体的细节还是吴从汉带着一众老矿工完善的,此时已经记录在新修订的《矿业手册》中。
李从燕与众人一边说着,一边查验了矿井口的搭建情况,以及安全措施,此时已经有不少开采工具被运来,有斧、钺、凿等,翻土工具有木锨、木铲,装载工具有竹筐、竹畚箕,提升工具有木辘轳、木钩等。
另外在铁矿的采矿区还设立了大型选矿场地,架设了选矿器具木溜槽,这种器具可以利用矿粒在斜向水流中运动状态的差异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