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你带着大家去密县,建一个更大的通真宫。不,以后就叫做‘求真研究院’。不要怕花钱。现在密县基地的规划还没有完善,你去密县,实地勘测一下。”
求真研究院?林灵素一想就明白了师父的用意,这世上没有真正的“通真”,一切都在探求之中。
宗舒曾给林灵素讲过一个道理,我们知道的永远比我们不知道的少。
我们所知道的“真”相当于一个圈,知道得越多,这个圈越大,圈外面的未知就更多。
“求真研究院,只是将来大宋科学院的一部分,位置基本确定,可以马上动工。人手不够,可以再招流民。”
“密县基地,你就是总规划师。包括牛皋的训练基地,让他自行建造,你负责银钱供应和人手调配。”
宗舒想了好多天,感到密县基地建设需要有一个人总牵头。
宗舒首先想到的是老爹宗义,但随即又否决了。
宗义的长处在于做生意,搞建设不在行,加上现在宗家的味精、暖阁正缺人手,宗义恐怕分不开身。
牛皋也不行,他长于军事,他的未来在战场。
只有林灵素合适,林灵素懂堪舆,最起码在建筑布局方面比其他人强。
林灵素还有很强的大局观念,是大宋未来科技的顶梁柱,密县基地的建设,重点其实就是科技和军事。
宗舒对于大宋的规划,只有林灵素和牛皋两人知道。
当时,宗舒只是出于收服二人的需要,把自己包装成太子赵桓的亲信,给他们一种肩负天子使命的神秘感。
所以,密县基地建设的总负责人,非林灵素莫属。
林灵素作为国师,从朝廷到民间,都是受人敬仰的人物,他到密县基地协调起事情,会比别人顺当很多。
看宗舒一下子拿出三十万两银子,林灵素对密县基地建设信心大增。
这年头搞建设,根本不缺人,缺的是银子。
其实,在宗舒看来,密县基地建设,根本不缺银子,缺的是人,是人才!
得挖人啊。
宗舒想破脑袋,居然想不出几个人。特别是在科技方面,大宋人才凋零。
《梦溪笔谈》作者、科学家沈括、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昇、建筑学家李诫、天文机械制造家苏颂、精通潮汐原理的发明家燕肃等人,早都不在人世。
现在,能勉强称得上科学家的,居然就是曾经神神叨叨的林灵素。
究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