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贞前时去信曹操,给他指点形势,劝其撤回东郡。
信中虽然举出了曹操现今存在的几个劣势。
如曹操是在没有朝廷令旨的情况下,通过一些兖地士人的运作和支持,乃才当上的兖州刺史,既已名不正言不顺,又是刚走马上任未久,兖州的人心尚未尽附,是其一。
曹操先是败於任城,鲍信继而又兵败身死於寿张,几次大败,兖州的士气已然落到谷底,是其二。
袁遗、吴资,尤其张邈,在这个时候,且是各怀心思,皆不能依仗,是其三。
看起来说的头头是道,好像胜券的确已在了荀贞的握中。
但其实,荀贞那时并未没有与曹操决战的心思,其信中所言,仅是恐吓罢了。
因为徐州兵来日鏖战的缘故,荀贞认为乐进、赵云、许显、陈褒、刘备等等各部,已是将士疲惫,却是早就打了见好就收,准备撤兵的主意。
全是戏志才一力建言,给荀贞深入地分析敌我情势,向荀贞提出:
我军虽疲,但兖州兵也已很疲,并且兖州兵尚有一个屡败之后,军心不稳的最大问题,对比之下,反是徐州兵仍占上风。故此,他积极建议荀贞,不但不应撤兵,当此之际,还应该继续进兵,抓住有利的战机,以求进一步地把山阳、济阴也顺势打下。
荀贞经过认真的考虑,以为戏志才言之有理,遂从善如流,改了撤兵的念头,转以亲率合乡的兵马,进攻山阳。
一如戏志才所料,高平、湖陆两城的守卒,果是军心动摇,士气浮动,上至将吏,下到兵士,俱无有坚决守城的斗志,稍一攻战,此两城便就先后投降。
又用戏志才之计,遣任犊带领勇士百人,扮作逃难的百姓,混入到了方与城中,一战而复夺下方与。
仗打到现在,对打下山阳、济阴两郡的前景,不止荀贞,便是任犊这样的中低级军吏,也都是充满了信心。
将士用命,徐州兵的士气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方与郡府的堂中。
徐州郡府的治中从事张昭此时却面现忧色。
山阳、济阴都是大郡,郡中名士辈出,为了搞好战后的抚慰、招揽工作,最大程度地消弭本地士人对荀贞的抵触,在合乡出兵之前,荀贞临时把张昭召到了军中。
张昭是荀贞帐下最有声望的士人之一,有他从在身边,将会大有助於荀贞的“统战”工作。
张昭说道:“山阳的郡治昌邑离乘氏只有百里,其间无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