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孙吴演义 > 第44章 吴魏互诈终难成 欲连海岛扩吴土

第44章 吴魏互诈终难成 欲连海岛扩吴土(5 / 1)

称帝后的孙权,为使江山后继不乏人才,大兴学校,诏立都讲(主讲)祭酒(授课负责人),以教诸子。

孙权称帝,曹叡闻之,心存愤懑,当然想尽一切办法攻略孙吴。

黄龙二年,一个叫隐蕃的人,突然出现在江东,他自称听到吴国重视人才,就从魏国投来,然久日,不被孙权召唤,于是他就直接上书孙权道:“在下听到纣王无道,所以微子出逃。汉高祖宽明,所以陈平来投。在下今年二十二岁,舍弃了在魏国的荣华富贵来投,归命于有道的君王,多亏上天庇佑才能安全到达。但在下到吴国已是甚久,君王却反视我平常投者,使得在下有很多言语、计策不能告之。我常在家一日三叹,怕自己一生虚度,无所事事。”

孙权阅书后,决定和胡综就召见他。

隐蕃至,当即孙权对他进行多方考问,而他对答如流。

隐蕃退下,孙权询问胡综对其看法,胡综道此人有点象东方朔,又有点象祢衡,但其才却不如东方朔、祢衡他们,可在京城给一小吏以试其能。

孙权听从胡综之见,就在京城予以小吏。鉴于孙权考问隐蕃,多这刑狱之事较多,就任他为当廷尉监,相当于现行司法部下面的一个处长。

隐蕃就任后,官虽小,但隐蕃的活动能力大,人气很旺,就连左将军朱据以及顶头上司廷尉郝普(吕蒙当年越湘江,取三都时,他投降的)皆赞他,认为他有王佐之才,均争着巴结他,并以为他当廷尉监甚屈了他。

太常潘濬之子潘翥还给隐蕃送钱送粮,但此举受到潘濬的责骂,并行杖一百,要求将礼物收回。

黄龙三年二月,孙权派中郎将孙布诈降,诱魏建武将军、扬州刺史王凌。

隐蕃得息后,迫于事态紧急,他不知怎么的,突然不顾后果仓促起事,妄想打乱孙吴的部署。

但这一消息走漏,隐蕃出逃被抓,遭到严刑拷打,逼他供出同党。而隐蕃却道:“大丈夫举此等大事岂会没同党?我可以殉难,却不能牵连别人。”

原来孙权称帝后,曹叡暗自召见隐蕃,据说此人的祖籍是青州刺史部,随后隐蕃就从曹魏消失,来到了孙吴。就在孙权使出孙布诈降之计时,隐蕃闻讯后,来不及告知曹魏,心急之下,只得仓促起事。

郝普因隐蕃受到牵连,自杀。

这年十月,孙权按照计谋,将大量兵力潜伏在阜陵(全椒东南),试图在王凌经过时一举歼之,但是当王凌即将进入伏击圈之时,就察觉到了孙权的意图,迅速将军队撤回,孙权只得无获而返。

孙权经隐蕃事件,就知曹魏暗中使诈,就想到以诈对诈。

闻曹丕死后,曹叡接位,振威将军吴质受到猜疑和排挤,于是孙权就使胡综伪造了吴质之降信,其中一封是伪称是吴质的同乡黄定潜逃送来之信,另一封是诈称吴质已做好了内应之信,信中还言除了所部人马可作接应外,吴质还准备好了三千多匹马,只等孙权北上。

孙吴并将上述伪信并故意在社会上流传,魏明帝曹叡得知后,很快便下诏把吴质召回,解除了他的兵权,改任侍中。

孙吴此时期,除了一些小战外,没有大的战事,孙吴为了增强自身的实力,大力发展造船,并加强了对外联系。

前叙交州完全归属孙吴后,孙权责令吕岱派出使节继续南下。

吕岱接令,即遣中郎将康泰、宜化出使南海各国。所经及南海,则有百数十国之多,每到一处,南宣国化。其中要求扶南、林邑、明堂等南海诸国向吴进贡。

出使海南诸国,很快收到成效。不久,扶南诸外国便纷纷来吴,献琉璃等各种珍宝。

南海诸国的往来,促使孙权称帝后,将目光又投向了幽燕之地,幽燕战略地位相当重要,欲联合幽燕之主公孙渊,以掎角之势,对抗曹魏。

公孙渊,魏辽东太守,其祖公孙度、父公孙康皆汉朝辽东太守。前叙公孙康曾斩袁尚、袁熙首级,献与曹操,曹操表封为广平侯。公孙康归附曹操,继领辽东,后又被封左将军。

公孙康死时,公孙渊年幼,群下拥公孙康弟公孙恭为辽东太守。时魏文帝曹丕既认事实,遣使授公孙恭为车骑将军,并追认公孙康为大司马,以示优待。

公孙渊成年后,竟不顾其兄公孙晃仍在洛阳人质,胁夺公孙恭之位。公孙渊先斩后奏,欲自立为王,遣使报魏朝廷。

此举震动魏上下朝野,刘晔等大臣谏乘机攻打辽东,以根除公孙氏在辽东的势力。然魏明帝曹叡没从,意在羁縻,继封公孙渊为扬威将军,辽东太守。

而孙权探知辽东公孙渊与曹魏有异,故在黄龙初年五月,孙权就派校尉张刚、管笃抵达辽东,企图与辽东联合,以便侠攻曹魏,虽其效果虽不佳,但这使孙吴与辽东互增了了解。

出使辽东以后,黄龙二年,孙权又欲另遣偏师取珠崖(海南岛)、夷州(台湾)及亶洲等地,以壮孙吴实力,但陆逊、全琮只是从军事角度认为,此举是劳命伤财,得不偿失,孙权被陆逊、全琮阻止,只得暂搁置。

然而孙权对周边海岛用兵动机,不在所获多少,而是为拓疆扩土,增大封疆。因此,孙权最终还是没听将佐的劝住,于黄龙二年,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等率甲士万人浮海及亶洲。但航行到夷洲(今台湾),亶州(流球)后,亶洲毕竟太过遥远了,时下导航水平仍达不到要求,所以卫温和诸葛一直没能够找到亶州,只从夷洲带了数千人返回建业。

这是大陆与台湾交往,第一次被记入史籍。卫温、诸葛直军行岁月,士众疾疫死者什八九。回报道,夷州人皆髡头穿耳,女人不穿耳,舅姑子妇男女卧息一大床,交会时,各不相避,能作细布,亦能作斑文布。

然因卫温、诸葛直违诏,没建立内附地方政权,且没做到强者为兵,羸者补户之目的,无功而返,按吴律卫温、诸葛直被处了死刑。

随后又遣将北航行去辽东、高句丽,但也没收到应有的效果。

孙权称帝前后,因忙于与吴蜀重盟、对魏战事及称帝事宜,武陵蛮夷趁机反叛。在吴与蜀的夷陵战中,武陵蛮夷反吴附蜀,听从马良召唤。

潘濬是武陵郡人,熟悉武陵情况,曾用五千人平定过武陵境内五溪蛮夷叛乱,以善抚蛮夷著名。孙权令潘濬率众五万讨击武陵蛮夷。在为同时时,孙权认为已完全控制交州,就把吕岱召回,还屯长沙附近,与潘濬会讨武陵蛮夷。

最终经潘濬和吕岱几年抚剿下,斩首擒获,盖以万数,清定南土。

武陵蛮夷已事毕后,潘濬又回至武昌,与陆逊继续辅太子,共掌留事。

黄龙年间有夏日,有野蚕成茧,大如卵。由拳(浙江嘉兴)野稻自生,以为吉象,改为禾兴县。

又年十月,会稽南始平(浙江天台)言嘉禾生。众以为佳年到来,因此,孙权借此大赦天下,改黄龙明年为嘉禾元年。

然嘉禾元年刚来,而孙权次子孙虑不幸病死,年仅二十岁,孙权当然悲痛。

再说魏主曹叡即位以后,仍守乃父遗志,专任异姓,不重同宗。任城王曹彰,在曹丕黄初二年,也已暴亡。

独甄城王曹植尚存,徙封雍邱,再徙浚仪,很不满意。会因入朝许宫,得见金缕玉带枕,为甄夫人故物,更不免触动旧怀,格外悲悼。还经洛水,作《感甄赋》,可歌可泣。

何劳阿叔这般多情?魏主叡嗣位时,虽已追谥生母甄夫人为文昭皇后,但于甄夫人冤死情形,尚未详悉。相传甄夫人死不成殓,甚至披发覆面,用糠塞口。但此事为中都由郭后暗地安排,一手掩住,不令曹叡得知。

曹叡虽郭后抚养成人,但尚有李贵人暗受曹丕嘱,从中监护,所以曹叡得无恙,安然嗣位。哪知天下事若要不知,除非莫为,郭后害死甄夫人种种情弊,却被曹植一一侦悉。

魏太和四年,太皇太后卞氏病殁,曹植还都奔丧,乘间白曹叡,述及甄夫人惨死情状,曹叡尚疑信参半,密询庶母李贵人,才知曹植所言非诬,不胜悲愤。

曹叡命甄夫人兄子甄象,以中郎将兼代太尉,持节赴邺,改葬甄夫人,号朝阳陵,且改封曹植为陈王。曹植虽得增封,仍然不获大用,就国以后,得病即亡,谥曰思王。

曹叡复搜曹植遗著,得赋颂诗铭,杂论百余篇,内有一篇《感甄赋》,迹近嫌疑,改名《洛神》,这且毋庸细表。

惟曹叡尝立毛氏为皇后,出入同辇,伉俪甚谐。嗣复得河西太族郭氏女,美丽无双,拜为夫人,宠逾毛后。

郭氏生女名淑,数月而夭,曹叡哀痛异常,适甄后从孙甄黄,亦致幼殇,因特替他阴配,取棺合葬,为女子谥立庙,并追封甄黄为列侯,且令举朝素服。司空陈群,少府杨阜,联名谏阻,曹叡均不见听。溺爱至此,古今罕闻。

曹叡曾为避灾计,曹叡与郭夫人出幸摩陂,特筑景福承光殿,作为行宫。忽闻摩陂井中,出现青龙,便挈郭夫人往观,井中果隐见鳞甲,蛇耶?龙耶?遂号摩陂为龙陂,改太和七年,为青龙元年。

寻且想入非非,命郭夫人从弟郭德,过继甄黄,承袭亡女淑封爵,淑为平原懿公主,郭德即袭封平原侯。郭德为郭夫人从弟,即为曹叡女淑从舅,从舅可为甥女继子,真是荒谬。

曹叡并常至郭太后前,诘问甄后死状,郭太后忿然道:“先帝自赐彼死,与我何干?况汝为人子,何必追仇死父,为前母逼死后母呢?”

曹叡更加气愤,凡郭太后饮食服用,故意裁减,气得郭太后有口难言,郁郁致死。

曹叡令内侍棺殓,使如甄后故事,惟表面上治丧如仪。郭太后生平,颇知守俭,不好音乐,又能抑损母族,力戒骄奢,只因谗妒甄氏,终至结局不良,天道好还,莫谓善恶无报呢!暮鼓晨钟。

会因山阳公病逝,魏主叡总算尽礼,素服举哀,仍许用天子礼丧葬,墓号禅陵,追谥为孝献皇帝。

东汉自光武帝起,至献帝止,共历八世,凡十二主,得国二百九十六年。献帝在位三十一载,被篡后,又阅十四年,寿终五十有四。孙康,嗣为山阳公,再传二世,至晋怀帝永嘉年间,五胡乱华,山阳公秋被杀,祚绝国亡。

献帝方葬,忽有军报传入许昌,乃是蜀相诸葛亮,与吴主孙权,东西来攻,两国各兴兵十万,浩荡前来。

魏主曹叡亟使将军秦朗,督兵二万,往长安会合司马懿,一同拒蜀。自率将士东行,抵敌吴师。

孙权自与蜀复盟,又一联手攻魏,以陆逊引兵向庐江,而魏征东将军满宠整军趋杨宜口(霍兵境),陆逊闻魏大兵东下,即乘夜退去。

次年,孙权亲率军围攻曹军新建的合肥新城,使太子孙登留守,参与制定科令,孙登甚得止奸之要。

吴军以其远水,积二十日不敢下船。魏将满宠潜遣步骑六千,伏合肥城隐处以待之。孙权上岸耀兵,满宠伏军卒起击之,斩首数百,或有赴水死者,吴兵失利而还。

山越乘孙吴军北讨之时,又掀反叛,首先六安民反,孙权令卫将军全琮率领步骑五万征六安,六安民见大军到平,皆溃散。

孙吴连连用兵,其民众矛盾激化,孙权为缓和矛盾,颁布了第二次有关减免征役赋调之诏令。嘉禾三年正月,颁诏曰:“兵久不辍,民困于役,岁或不登,其宽诸人捕,勿复督课。”

然减征役赋,并没更好地缓和民反。嘉禾三年秋,诸葛恪屡次请战剿灭丹杨境山越道:“丹杨山险,民多果劲,虽以前发兵相讨,只是平定外县民反。其山中深处之山越,并没擒尽。”并道三年讨伐,可得甲士四万。

然诸葛恪之举,却遭到朝臣的反对,就连他的父亲诸葛瑾也不予支持,皆认为:丹杨地热险阻,山谷万重。山民并无反叛迹象。而其山民人善战,好武,战之则蜂至,败至鸟窜。自前世以来,不能羁也。今不能无故兴兵,事终不逮。

诸葛恪力排众议,力言必能取胜。诸葛恪的想法得到了孙权的支持。孙权就以诸葛恪为抚越将军,丹杨太守,讨山越。

诸葛恪为诸葛瑾长子,少时就有才名,弱冠孙权拜骑都尉,与顾谭、张休等侍太子孙登讲论道艺,并为兵友。孙权称帝后,诸葛恪从中庶子转为左辅都尉。因诸葛恪名有才捷,孙权欲试之,即令守节度,授以实职。

诸葛恪被任讨伐山越,来到丹杨,他并没采用屠杀之策,而是以诱导和怀柔之法,使之山民归顺。

他首先知晓丹杨相邻之吴郡、会稽、新都、鄱阳四域属城长吏,各保其疆界,不被山越侵入,然后使人令山民集中,对其宣化山民,悉令屯居。对其不从化之山民,罗兵幽阻,但不与交锋。

候其谷稼将熟,总纵兵将山越民的庄稼收割光尽,旧谷既尽,新田不收,平民屯居,略无所人。于是山民饥穷,渐出降首。

诸葛恪对降山民去恶从化,皆当抚慰。下令徙出外县者,不得另眼看待,违者严惩不待。

有位臼阳(当涂小丹阳)长胡伉,得降民周遗,周遗旧恶民,困迫暂出,内图叛逆,胡伉缚送诸葛恪府。诸葛恪不但没杀周遗,而且却以胡伉违教,遂斩以徇,以状表上。

诸葛恪这一手很见成效,山越民闻胡伉坐执人被戮,知官惟欲山民出之而已,于是山越兵四万老幼相携而出。后又迫使将近十万人山越人先后出山投降。诸葛恪三年既定任务,一年就得完成。诸葛恪自领万人,其余分给诸将。

孙权为表彰诸葛恪,特派尚书仆射薛综劳军,薛综劳军后上书曰:“山越恃阻,不宾历世,缓则首缓则首鼠,急则狼顾。皇帝赫然,命将西征,神策内授,武师外震。兵不染锷,甲不沾汗。元恶既枭,种党归义,荡涤山薮,献戎十万。野无遗寇,邑亡残奸。既扫凶慝,又充军用。藜条稂莠,化为善草。魑魅魍魉,更成虎士。虽实国家威灵之所加,也信元帅临履之致也。……故遣中台近宫,迎致犒赐,以旌茂功,以慰劬劳。”

诸葛恪平山越事毕,北屯庐江。

又在嘉禾三年冬,庐陵等地爆发了以李恒、罗厉等为首的叛乱。次年庐陵李恒、路合、会稽东冶随春、南海罗厉一时并起。孙权派吕岱率领刘纂、唐咨、中郎将吾粲等分部讨击。随春很快投降,吕岱给予优待。而中郎将吾粲和将军唐咨分别擒获李桓和罗厉,皆斩首传诣京都。

孙权大嘉吕岱功劳,下诏曰“(罗)厉负险作乱,自致枭首。(李)桓凶狡反覆,已降复叛。前后讨伐,历年不禽,非君规略,谁能枭之?忠武之节,于是益箸。元恶既除,大小震慑,其余细类,扫地族矣。自今已去,国家永无南顾之虞,三郡晏然,无怵惕之惊。又得恶民以供赋役,重用叹息。赏不逾月,国之常典,制度所宜,君其裁之。”

庐陵、会稽、南海一线的叛乱皆平。

这正是:山越历来难平定,伐抚并举不能尽。怀柔之策能奏效,去恶从化宜长行。

评:称帝后的孙权,为巩固统治,对山越实行去恶从化,对周边海岛进行宣化归属,以扩充自己的版图。这使得中国与周边的海岛得到联系,为使归属打下了基础。

最新小说: 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 我在大唐是传奇 大唐:女帝竟能偷听我心声 这个暴君,我养的! 天空中一朵云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皇叔 红楼:重生僵尸,我参军修行 隋唐:从突厥入侵开始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